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余本林在15日举行的“扩大中美经贸合作论坛”上说,从总体形式上看,我国外贸将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贸易摩擦将成增多趋势。
首先是产业升级受外部打压增多。目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且产业政策也成为了贸易摩擦中各国的关注焦点。美国近年来对中国产品的贸易调查已从单纯指向价格的反倾销调查演变成为同时指向政府政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即“双反”调查。2011年,美国就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发起了“双反”调查。
其次是出口环境趋紧。当前国际市场表现低迷,需求不振。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中,欧盟区内两大主要国家法国和德国经济发展低于预期,欧盟区内制造业呈现出萎缩趋势,一季度的经济发展可能步入衰退。而新兴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与中国多元化的策略也有冲突。在此情况下,贸易摩擦更易出现。
第三是国际战略压力加大。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宣传,目前已从“威胁论”转向“责任论”。这种转换并不意味着中国外贸环境有了根本好转,这事实上都是发达国家的战略考虑。这些国家强调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责任,如债权国责任等。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对华的贸易调查中规则滥用、程序随意性加大的迹象日益明显。余本林说,相对而言,美国有关外贸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备,以前对中国产品的贸易调查都相对严格地按照程序规则进行,但近期以来出现了变化。以反倾销调查中的替代国选择为例,美国一直以印度作为替代国,现在却出现了选择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为替代国。而印尼等国的人均收入高于印度。这就使所谓的“倾销幅度”被人为夸大,为美国发起贸易调查大开方便之门。近期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税率都在100%以上。(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