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方面:当前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但3月份多个指标呈现缓中趋稳的特征,预计硬着陆的风险较小。从金融市场情况看,季末存贷款超预期增长,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外汇占款小幅增长;上证综指先涨后跌,在全球股市中表现最差。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空间已大幅缩小,预计货币政策将转向渐进式宽松,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较一季度略有上升。
■国际方面:年初以来,全球资金在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之间无序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运行凸显“震荡”特征:美元汇先抑后扬;全球股市普涨;大宗商品价格总体维持高位波动,原油和黄金价格先升后降;美债收益率止跌上扬,欧债利差仍然较大。展望未来,美元短期内或震荡走高,欧元前景黯淡;股市有望上扬,油价和金价将保持高位波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再次上行,欧债难以走出泥潭。
一季度宏观经济与金融走势
1.经济增速回落较大,工业生产亦有放缓。
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8.1%,较去年四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超出市场预期,为2009年二季度以来单季最低增速,自2011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下调。环比来看,一季度GDP环比增长1.8%,较去年四季度略微下降0.1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较去年全年下降2.3个百分点。3月份,官方与汇丰PMI走势出现明显背离,官方PMI为53.1%,显著高于汇丰中国公布的3月PMI终值48.3%,二者分别位于经济荣枯线(50%)的两端。
2.物价温和上涨,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反弹。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8%。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这是自去年8月物价总体回落以来CPI的第二次反弹。与此同时,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3%,涨幅继续创下27个月以来新低,显示出钢材、水泥等工业原材料总体需求仍然疲软;在汽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当月PPI环比上涨0.3%,为近半年来第二次环比上涨(上一次为今年2月)。
3.存贷款超预期增长,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
货币供应量增速低位反弹。3月末,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为4.4%,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5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维持个位数增长,显示经济活跃度持续低迷;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为13.4%,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一季度M2增速呈现逐月上升的特征,但依然处于历史低水平。从社会融资规模看,虽然1-3月融资规模逐月上升,但一季度仍同比少增3487亿元,社会资金总量维持低位。
存贷款季末均出现反弹。一季度新增人民币存款3.76万亿元,同比少增2185亿元;从部门结构看,住户存款增加3.14万亿元,是存款增长的最主要动力。3月份人民币存款新增2.95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最高记录。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46万亿元,同比多增2170亿元。在前两个月人民币信贷增长乏力的情况下,3月人民币贷款增势迅猛,新增1.01万亿元,较上月多增2993亿元。
从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增长依然乏力。一季度新增中长期贷款8320亿元,同比大幅少增6234亿元;自2011年4月以来,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就基本维持在50%以下,今年3月,该占比进一步下滑至26.7%,其中非金融性公司中长期贷款占比更是降至20.2%的低位,反映出企业的投资需求依然没有回升。另一方面,继2月票据贴现猛增1106亿元后,3月票据贴现进一步增加1389亿元,创下2009年3月以来新高。由于票据融资的灵活度较高,商业银行通常增加票据融资量占足规模,所以票据融资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信贷需求不旺。
银行间流动性继续改善。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增加(3月到期资金约2550亿元,为今年除1月份外到期量最多的一个月),银行贷存比有所改善以及今年前两个月外汇占款恢复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3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继续放宽,当月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58%,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2.66%,比上月低0.9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