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探明储量70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年产煤10亿吨、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内蒙古,现在每年要将60%的煤炭运往20多个省区市。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梁铁城介绍说,鄂尔多斯煤炭坑口价格目前每吨大约是360元,运到秦皇岛就涨到660元,其中运费高达300元。去年,全区煤炭外运6.1亿吨,总费用达1000多亿元。
“煤炭占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总量的17%,其利润占整个工业利润的50%。如果能将大量煤炭就地转化,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也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梁铁城说。
目前,内蒙古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已形成100多项专利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水平,有业内研究者建议在内蒙古设立“国家级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基地”,将单纯供煤转变为提供油气等高效能源,加快煤炭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
就地转化优势多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规划装备石油天然气处处长郑广成分析,内蒙古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具有不少优势。
首先是煤炭资源赋存得天独厚。其中,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具有大型整装、赋存稳定、煤质适宜转化等特点;全区具备年新增1亿吨煤炭产量的能力,在保障国家煤炭外调需求的前提下,有条件实施煤炭深加工升级试验示范项目。
第二是水资源能够满足发展需求。内蒙古西部地区黄河过境830公里,区域内黄河水配给水量58.6亿立方米,目前工业和生活用水仅占8.5%;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地表水资源更为丰沛,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83%,能够满足煤炭深加工的用水需求。
第三是资源开发与转化成本低。内蒙古煤炭埋藏较浅且构造简单,吨煤平均生产成本露天矿为85元、井工矿为110元,开采成本全国最低;每千瓦时发电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5元左右,煤炭深加工产品生产成本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第四是地区环境空间容量较大。内蒙古地域辽阔,荒漠化、沙漠化土地占52.2%,目前的开发强度仅为1.3%;而森林、草原具有巨大的固碳能力,整体上有助于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第五是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各地从单纯要求供应煤炭向要求提供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转变。目前,仅东北三省、京津冀、湖北、湖南等省市,就与内蒙古签订了30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需求协议。
产业升级待提速
“3.48吨标准煤可产1吨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内的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南云杰介绍说,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投产两年来已产油10万吨,油品各项指标世界领先。
“煤制油产品已被中石化、中石油订购,可以直接供应航班使用。”鄂尔多斯市市长廉素告知,总控制面积300平方公里的大路工业园区,已入驻16家重点企业,开发建设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区,使石脑油等副产品直接延伸到其他煤化工产品的深加工中,提高附加值。
“园区内的粉煤灰用于提取氧化铝,二氧化硫被全部回收、二氧化碳被捕捉深埋,特别是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每吨产品耗水7.3吨、耗煤2.1吨、能源利用率为57%”,廉素说,大路工业园全部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转化1.5亿吨原煤的深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