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三笔交易
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昨天一天共有三笔交易在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成交,第一笔交易标的为品位54%的矿粉,成交价格102美元,成交量5.7万吨;第二笔交易标的为PB粉,成交价格145美元,成交量16.5万吨;第三笔交易标的为品位65%的Vale粉,成交价格1080元人民币,成交量2万吨。
“三笔交易的成交价格与目前现货市场价格差不多,不过总共24.2万吨的成交量相对每天的和一年的实际需求来看并不大。”一位行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昨天对记者透露,截至目前,已有138家企业加盟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成为交易会员,其中包括三大矿山以及FMG等全球最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商,以及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河北钢铁、中钢集团、五矿集团、中化国际、中信金属、中建材等国内钢厂和贸易商。
“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在铁矿石交易的规范性方面有了提高,同时由于铁矿石现货平台的推进,加大了现货交易的数量,这样经过模型生成的指数有望更加科学客观,相比当前根据极少的成交样本采用估价的普氏指数而言,更能体现其合理的一面。”分析师说。
目前钢厂从矿山企业采购矿石,主要采用季度定价,而定价依据则是普氏指数的加权平均,据统计,对于同品位的指数,普氏指数的年度均价要比其他指数高2~5美元/千吨。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平台的开市意味着我国拥有了在制定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政策和细节上的主动权,不过最终是否可以争得话语权,还要看在平台上的实际交易量是否足够大。
企业仍在观望
对于这一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能否压回矿石定价权,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该交易平台的开市,对铁矿石交易来说是增加了一种渠道,但对铁矿石的供需格局没有影响,而矿石定价权主要还由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同时,平台的推进还加速了铁矿石交易现货化的过程,令钢厂对原料成本的控制难度非减反增,钢厂的利润改善仍然堪忧。
一位行业内人士也分析,由于公司间一对一的铁矿石贸易习惯早已形成,一时到平台“透明”交易可能初期会有不适,况且还要支出一笔不小的“交易服务费”,这对目前已经微利的钢厂和贸易商来说,可能还主要抱着观望学习尝试的态度。
一家国内钢厂的高层也对记者指出,铁矿石的现货化趋势,其实更符合矿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有利于矿山跟踪钢价走势,使钢厂更容易变成了加工厂,这样对钢厂来说,铁矿石的采购节奏就变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是否真正参与已经开市的铁矿石现货平台进行交易,上述高层表示也仍在观望中,“由于利用平台可能实现一船货通过多个贸易商和钢厂多次转手交易的情况,如何尽量避免因此造成的矿价被人为推高,还有待继续观察。”(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