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谋求“能源独立”
“能源独立”并非新名词,事实上,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承诺采取措施实现“能源独立”,奥巴马则以新能源为主要切入点,设定了自己的战略:一是在本土寻找和生产更多的石油;二是通过更清洁的替代燃料和更高的能源效率,全面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在未来10余年内把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削减1/3,提高美国能源的独立性。
近年来,由于美国油气产量,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产量大幅增长,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石油需求减缓甚至负增长,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取得显著进展,已经彻底扭转了能源自给率下滑的态势。过去的6年里,美国能源自给率逐渐提高,在2011年达到81.4%,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在2035年将达到87%。
石油对外依存度现拐点
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采、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美国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程度逐步降低。根据EIA数据,2010年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9.2%,自1997年以来首次降到50%以下;2011年有望进一步降至44.9%。
这其中,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的成功开发(“页岩气革命”)功不可没,是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出现拐点的重要突破口。新方法已使美国页岩气产量从2000年的3900亿立方英尺提高到2010年的4.8万亿立方英尺,年均增长47.7%。现在页岩气产量已经相当于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3%,并使美国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天然气第一大资源国和生产国,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从此不必担忧产气国垄断天然气市场的威胁,甚至还可对欧洲市场等输出液化天然气(LNG),削弱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的能源资源影响力。
同时,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成品油净出口国。美国能源部《石油供应月报》显示,随着全球燃料需求上升,2011年,美国炼油企业出口的汽油、取暖用油和柴油总量首次超过其他单项产品,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油的净出口量达43.9万桶/日,美国1949年以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
美国的石油需求量和人均能源消耗量也持续下降。近年来,美国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加之经济衰退引发的消费乏力,美国国内石油需求量已由2005年的9.4亿吨下降至2010年的8.5亿吨,降幅达9.5%,为10年来最低需求水平。同时,根据EIA《2012年能源展望》的预测, 2010~2035年,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将以平均每年0.5%的速度下降。
能源成本优势加速复苏
金融危机以来,在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的框架下,“出口倍增计划”、“制造业促进法案”、“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等一揽子计划已经凸显出“美国制造”战略转向的轮廓。美国制造业正出现长期结构性改进的迹象,开始进入上升期,而因“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价格下降将大幅降低制造业成本,从而推动美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加速复苏。
当前,尽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工资和要素成本的涨幅要远远超过生产率增幅,但根据美国咨询公司埃森哲调查,受访的北美制造业经理人有约61%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