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报道 流动性重回宽松的同时,实体经济却依然“缺血”,“放贷难”现象日益明显。我国经济是否正面临类似2008年后美国经济出现的“流动性陷阱”风险?信贷需求萎缩折射实体经济疲软,刺激信贷需求需从哪些方面发力?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和信贷投放结构失衡是“放贷难”的主要原因。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推进城镇化、扩内需的最大动力,在信贷获取方面存在困难,导致投资下滑过快。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如果放贷难情况持续,说明当前经济表现出的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靠总量调控、放松货币难有效果。宏观政策必须要更多立足于结构性调整,而不是危机管理式的调整。
有效需求不足 信贷结构失衡
中国证券报:4月宏观经济全面走弱,新增信贷创年内新低,实体经济需求十分低迷,这是否意味着经济正在快速下行?
范剑平:事实上,4月经济形势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下滑趋势。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8.1%,但扣除其中闰月因素后,一季度实际GDP增长大概在7%左右。4月经济数据的全面走弱反映出我国经济正快速下滑。
当前实体经济需求不足是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外需方面,4月出现了“衰退性顺差”:出口增速有所回升,进口增长则大幅回落。加工贸易进口同比增速从3月的-0.7%下滑至-4.1%,由于加工贸易进口领先出口3个月左右,因此二季度出口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此外,进口增长的大幅回落意味着国内企业信心不足,这可能导致未来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
房地产投资和地方基础设施投资是推进城镇化的最大动力。但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控制,直接扼住了这两大动力。
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投资信贷受到压制,投资需求低迷,这从4月发电量仅增长0.7%可见一斑。此外,基建投资一季度负增长2.4%,4月份延续负增长。今年对地方融资平台借贷的调控和限制,也制约了基建投资领域信贷的增长,如过去占基建投资较大的公路都处于停工状态。
张燕生:4月一些经济指标出现回落,但这种波动仍然在预期之中,经济仍呈现逐步企稳态势。从目前世界经济来看,欧洲、日本均不乐观,美国经济也未形成强劲复苏态势。可以用“三缺”来描述概括全球经济,缺需求、缺信心、缺对策。
在世界经济需求萎缩、成本上升、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走好并不现实。目前中国经济表现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这就要求将重点放在逆境之中去调整,而不是通过需求刺激让经济走入快速上升轨道。过于关注短期的增长,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中国证券报:存款准备金率18日再度下调,释放流动性逾4000亿元,当前流动性并不紧张,但放贷难现象日益明显。我国经济是否会步入类似2008年后美国经济出现的“流动性陷阱”?
范剑平:尽管银行资金充足,但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银行信贷无法进入实体经济。
有效信贷需求是既能满足国家信贷政策,又能满足当前银行贷款条件和风险偏好的需求。目前信贷形势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投资,由于整体生产能力过剩,且受到上年利润大幅滑坡的影响,企业投资上升动力不足,信贷需求显著减弱,更重要的是,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也不强;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的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需要资金,但受调控政策和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信贷资金难以进入;银行偏好的优质大型企业,新项目上马速度也在放缓,信贷需求减弱。
因此,可以说,当前放贷难现象的出现,不仅有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存在信贷投放结构失衡的问题。
张燕生:信贷需求的降低,实际上反映出实体经济经营更加困难。不少企业反映当前的经营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困难,我认为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2008年,我国企业经营主要面临几个不确定性:一是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出现了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二是当时减顺差、紧货币、压投资的宏观环境,给企业带来压力。但那时企业不缺订单,也存在较大的成本降低空间。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企业既缺订单又无法消化成本。
如果放贷难情况持续,货币政策难有效果,那么就说明经济问题不在总量问题上,而是在结构层面上。对此,经济调整必须要更多立足于结构性的调整。
房地产政策宜“定向微调” 加快基建重大项目开工
中国证券报:对于实体经济需求不旺,靠降存准释放流动性能否解决问题?目前能采取哪些措施对冲经济下行?
范剑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仅是刺激经济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在市场萎缩之下,企业不会主动扩大生产经营活动,若最终需求没有增加而单纯放松银根,货币政策难有效果。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最终需求。从出口来看,我国全年进出口额增长可能只有7%-8%。当前已基本没有有效手段可以去刺激,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贬值空间不大,动用汇率工具刺激出口行不通;出口退税方面,2008年以后很多行业的出口退税已经退足了,再也没有空间。
从投资来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领域存在政策微调空间。首先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目前如果全面主动放松会导致之前的调控成果前功尽弃。但必须看到的是,房地产应该适时“定向微调”。在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同时,对老百姓首套房的刚性需求和卖旧买新的改善型需求,在信贷领域应支持。从供给方面,对中小户型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商业银行信贷应该开闸,满足资金需求。前4月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已下降7.9%,如果持续下去,两年后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这样更不利于房价合理回归。降房价与稳增长并不矛盾,适时微调有利于房地产调控效果深化。
在基建投资领域,预计下半年物价有望回落至3%以下,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确保“十二五”重大项目抓紧开工,确保在建项目资金优先满足。基建项目中铁路、公路的尽快复工也使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还需强调的是,对于先进生产力的产能投资也要给予足够的信贷支持。如钢铁行业虽然出现了产能过剩,但如宝钢在湛江、武钢在广西防城港的新项目,都属于深水、临港工业,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此类项目上得越多,不仅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当前很多行业有具备先进生产力的投资项目,对此信贷投放应甄别之后给予支持。
如果上述措施能够尽快落实,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企稳,但希冀止跌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
张燕生: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环境比较严峻。企业成本上升压力持续,再加上全球需求萎缩和贸易摩擦加剧,企业应对这种挑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政府应当更多采取供给端政策,比如结构性减税,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通过改革性的变化来减小中小企业经营压力。
如果要让企业仍然对未来投资有信心,就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具体措施方面,应该更多运用市场手段去解决企业信贷需求不旺的情况。比如通过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房地产政策宜“定向微调” 加快基建重大项目开工
中国证券报:对于实体经济需求不旺,靠降存准释放流动性能否解决问题?目前能采取哪些措施对冲经济下行?
范剑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仅是刺激经济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在市场萎缩之下,企业不会主动扩大生产经营活动,若最终需求没有增加而单纯放松银根,货币政策难有效果。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最终需求。从出口来看,我国全年进出口额增长可能只有7%-8%。当前已基本没有有效手段可以去刺激,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贬值空间不大,动用汇率工具刺激出口行不通;出口退税方面,2008年以后很多行业的出口退税已经退足了,再也没有空间。
从投资来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领域存在政策微调空间。首先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目前如果全面主动放松会导致之前的调控成果前功尽弃。但必须看到的是,房地产应该适时“定向微调”。在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同时,对老百姓首套房的刚性需求和卖旧买新的改善型需求,在信贷领域应支持。从供给方面,对中小户型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商业银行信贷应该开闸,满足资金需求。前4月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已下降7.9%,如果持续下去,两年后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这样更不利于房价合理回归。降房价与稳增长并不矛盾,适时微调有利于房地产调控效果深化。
在基建投资领域,预计下半年物价有望回落至3%以下,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确保“十二五”重大项目抓紧开工,确保在建项目资金优先满足。基建项目中铁路、公路的尽快复工也使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还需强调的是,对于先进生产力的产能投资也要给予足够的信贷支持。如钢铁行业虽然出现了产能过剩,但如宝钢在湛江、武钢在广西防城港的新项目,都属于深水、临港工业,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此类项目上得越多,不仅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当前很多行业有具备先进生产力的投资项目,对此信贷投放应甄别之后给予支持。
如果上述措施能够尽快落实,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企稳,但希冀止跌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
张燕生: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环境比较严峻。企业成本上升压力持续,再加上全球需求萎缩和贸易摩擦加剧,企业应对这种挑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政府应当更多采取供给端政策,比如结构性减税,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通过改革性的变化来减小中小企业经营压力。
如果要让企业仍然对未来投资有信心,就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具体措施方面,应该更多运用市场手段去解决企业信贷需求不旺的情况。比如通过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尽快启动收入分配改革 建立投资新机制
中国证券报: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上述刺激政策可能会对冲掉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压力,但结构性问题未能解决。下一步应该如何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范剑平:现阶段用调控宏观需求的短期方法来刺激经济已难有成效,唯有根本性的改革才能让我国经济摆脱下行周期,重新进入高增长轨道。
首先,应该尽快启动收入分配改革。随着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以及经济增速的回落,居民消费出现放缓,要从根本上提振消费,必须靠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真正还利于民,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其次,应该实施大规模减税,还利于企业,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最后,要加速推进垄断企业改革,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阻碍,落实好民间投资36条,建立起投资新机制。依靠民间投资的崛起“接棒”政府投资,激发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张燕生:现在很多调控政策是着眼于短期,实施往往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如果经济局面变了而政策还在实施的话,逆周期的政策就会变成顺周期的结果,这种情况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最需要的是减税负、易融资、少管制、促创新、机会公平,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基础。对于出口退税、汇率等外贸政策的调整,还是要非常审慎。从历史经验来看,调整出口退税税率之后,国外企业会要求分这碗“羹”。有的国外客户不再订长单而订短单,把大单改为小单,而且订单在中国企业之间竞争。最后中国企业发现,调整出口退税后享受到的好处并不像先前预期的那么大,反而使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更不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