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一:供给面来看,不仅仅是中国的过剩,全球钢铁业的产能都存在过剩。世界钢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为79.6%,在最近4个月中,总体维持在80%的产能利用水平,说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能也是过剩的。譬如,5月份62个主要产钢国的产量为1.31亿吨,按照全球产量和产能利用率估算全球62个主要产钢国的产能为19.5亿吨,除去中国的9亿吨产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粗钢产能为10.5亿吨(大体估算月产能为0.875亿吨),考虑中国5月份0.612亿吨产量,除去中国的其他产量为0.698亿吨,可以得出海外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9.8%!也存在产能过剩的局面。
特点二:需求面来看,国内前期大规模投资提前透支了钢铁的消费,疲软在所难免。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内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投资项目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大地铺开,货币增速也创历史新高。以反映钢铁需求的主要指标之一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09年增速接近30%,比前期高点的2003年高出3个百分点。分阶段来看,1995-2002年,属于固投低速增长阶段,年均12%;而在2003-2011年的9年间,年均增长25%,上升13个百分点,增长迅猛。2010年后,增速大幅回落,钢铁等相关行业首当其冲,前期的产能大规模扩张,需求却难以匹配。
特点三:上半年钢铁出口虽超预期,但隐忧仍存;“以产抵进”,贸易品种两极分化。2012年前5月,我国出口钢材2200万吨,同比增长9.8%,高于同期国内外贸出口增速。进口钢材580万吨,同比下降14.3%。在国内供给日趋增大的情形下,钢铁生产和贸易企业加大出口,降低进口,“以进抵产”。但随着国外形势恶化,国内外价差缩小,各国贸易保护盛行,全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贸易品种两极分化,钢铁企业“以产低进”,前5月,彩涂板累计出口23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5.8万吨;无缝管亦增加25万吨。进口方面,冷轧薄板进口比去年同期减少11万吨,冷轧薄宽带减少24.7万吨,中厚宽钢带减少9.8万吨,镀层板减少22.9万吨。
特点四:粗钢产量离峰值很近,整体处于“S”型生长曲线的弧顶区域。中国的钢铁工业在过去的30年中,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信息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2008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采取的空前的刺激政策,对钢铁行业产生了强烈的拉动,又使钢铁工业的发展规模和产量达到了绝对大的数量级。考虑到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和程度,特别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非整体推进式的现实国情,钢产量仍处增长期,但是由于基数巨大,其增速会较前期大幅放缓,且距峰值可能很近。钢铁工业整体运行处在“S”型生长曲线的弧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