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升井的时候回收一些旧道夹板、螺丝等物资,既增加了自身的收入,又节约了单位的生产成本。”开掘区职工苏林海说。
今年以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新三矿统筹调配生产物资,压缩生产性支出,大力挖掘矿井降本增效潜能,广泛开展回收、修旧利废和科技创新等活动,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从井下捡“宝贝”。该矿为深入推进“节支降耗控成本,创新提效保目标”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矿七个基层区队中开展了“滚雪球”回收竞赛,为每名井下职工配备了背包,职工鼓励职工升井时回收废旧物资,力争“颗粒归仓”。该矿制定了明确的奖励政策,每个月将职工回收的锚杆、托盘等物资,依照道木10元、锚杆盘3元、废铁0.5元等回收奖励细则,按量给予奖励。
从源头控成本。该矿成本管理中心依据地区实际对各项指标层层分解,逐项下达给基层单位(部室)、班组以及项目中。采区按吨煤计算材料费,开掘单位以米计算材料费,其它单位实行材料费包干,一次包死,不再修改。每月初成本管理中心将预算数额充值到各单位领料卡中,各单位生产上需要发生的材料,当日分项目上报,实行网络审批。严格执行材料审批预报预警制度,对基层单位材料消耗达到月材料费用指标的80%时,一律控制供应材料,做到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
从过程抠成本。矿成本中心在推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全方位管理的“四全”管理法的同时,建立了材料使用跟踪制度。成本管理中心人员深入现场对各单位领取的材料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出现的浪费和使用不合理现象,依据成本管理细则进行处罚,并在每周的安全办公会上进行通报。定期对各单位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发生,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进行严厉处罚。
从创新中提效。该矿通过新技术开发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拓展了增收节支活动空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该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的皮带集中控制系统已经改造完毕,通过各台皮带的有、无煤信息检测,实现了各皮带的有煤开车、无煤停车运行,年可节约电耗26.8798万KWh,节约配件、人工、材料等费用43万余元。运销科自主对GDL夹带式给料机进行技术改造,用负荷小,耗能低的阻燃带替换了高耗能且低温易上冻的夹带,每年可节约成本6万多元,节约维修成本近九成。
此外,该矿充分利用各单位的修理制作的能力,能自修的不外修,能自制的不外制,在修旧利废上大做“文章”。上半年,该矿利用报废U型钢加工锚索盘、锚杆托盘等累计节支200余万元。
(吴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