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网发布消息称,“十二五”期末,贵州煤企将调整到100家、矿井1000处左右,且每个煤企年产能力不低于150万吨。
7月3日,贵州省能源局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
事实上,贵州煤企整合的大幕从2005年就已经拉开。当年贵州就关闭煤企346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再次关闭煤矿425家。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这次煤企整合堪称贵州煤炭资源改革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但是煤炭整合背后的利益调整问题也亟待解决。
“煤企重组不仅可以调整煤炭大省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逐步解决矿难多发难题。从大的趋势来看,煤炭企业重组是今后中国煤炭行业的一种潮流。”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煤炭整合中希望看到的是小民营变成大民营,而不是都变成国企。
打造煤企巨头
贵州号称“西南煤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煤省区,也是煤炭输出主要省份之一。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产煤县有74个,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据该省能源局数据,其煤矿预测储量(可靠级)约有864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一纸文件掀起贵州史上最大的一次煤矿企业整合行动。该文件是2011年5月贵州省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指导意见》,旨在努力改变贵州煤矿企业“多、小、散”以及大矿建设滞后等落后状况,以实现煤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贵州省能源局的领导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强煤矿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整合,大幅提高煤矿的年设计生产能力,是贵州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
当时贵州省曾提出,到2013年全省煤矿企业将由原来的1660家整合为200家,不过近日贵州省再传来消息称,到“十二五”期末,贵州煤企将调整到100家、矿井1000处左右,并且单个煤企年产能力不低于150万吨,要力争形成1家年产超过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2家3000万吨级大型煤企和10家500万吨级中型煤炭企业。
部分上市公司着手布局
去年9月,盘江股份发布公告称,拟设立全资子公司 “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该项目拟定注册资本金不超过3亿元。
作为我国西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商,盘江股份此次进军矿山机械领域,旨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来提升企业的设计、开发、工艺和质量水平,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煤炭工业集约化生产,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盘江股份的大股东盘江集团是贵州煤炭行业的“老大”。该集团持股36%的响水煤矿可采储量约4亿吨,煤种均为稀缺的焦煤、瘦煤。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盘江股份设立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或许是在为贵州煤炭企业大整合做准备,因为小煤矿机械化程度低,整合以后,机械化水平必然要提升。
中天城投早已着手布局,拟在煤炭整合时分一杯羹。早在去年4月份,中天城投发布公告称,中天城投拟出资4亿元与控股股东金世旗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贵州联和能源清洁燃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负责对贵州省范围内煤炭生产企业、所涉矿区的并购、重组、整合等。
中天城投表示,通过参与整合贵州范围内煤炭资源,可获得一定量的资源储量,实施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稳步推进矿产资源的开发战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1年,来自重庆的ST国创迁址贵州以“分食”贵州煤矿整合之利。
ST国创2012年2月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 《全资子公司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仁怀市茅台镇桂花煤矿资产的议案》。
煤炭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格局重构的过程。
一位自称贵州煤矿主的人士曾在某知名论坛直指煤炭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人士表示,自然资源的条件决定煤矿开发利用的方式,核定产能的依据是由实际的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情况决定的,不应片面追求井型和数量。
上述人士还称,根据省内外专家的多次考察,贵州省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遵义东部贫困县及黔西南州龙山煤系地区,煤层赋存条件差,煤层薄,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且断层多,无论是9万吨还是15万吨的矿井,都不具备机械化大规模开采的基本条件,也不具备再次整合的基础。
重组过程中,矿主最为担心的就是价格。
报道显示,贵州省能源局的《指导意见》也有考虑,兼并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操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减少煤炭开发主体与维护企业职工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