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63亿元,同比增长18.9%,而去年同期的增速只有1.6%,同比加快了17.3%,这表明钢铁行业仍存在产能扩张现象。”在昨天举行的“我的钢铁网”年会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长富用一组数据,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国内钢铁业产能扩张的怪圈。
产能过剩地区的扩张
张长富指出,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钢铁行业投资不仅再现明显增长之势,而且投资热点更是集中在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环渤海地区。
从各地区钢铁项目投资情况来看,今年1~10月份,环渤海地区河北、辽宁、山东、北京、天津完成投资额占全行业投资的27.2%;华北地区同期投资额占比亦达23.6%,接近四分之一。而上述地区正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地区。
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则显示,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根据中钢协对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统计,今年1~10月,由于原燃料价格的上涨幅度高于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导致钢材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76%,低于2010年的2.91%,10月份的销售利润率更是降至0.47%,创年内新低。
整个行业已经濒临亏损的边缘,为何仍有企业不断扩张新产能?
对此,一家位于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与更多生产板材的一些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相比,主要生产长材的民营钢铁企业利润空间要相对大一些,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往往不大,而只有扩建生产线,才可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赚到更多的钱。此外,与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受困于国家原则上不核准新的钢铁项目相比,居于地方的小钢铁企业更容易私上新项目,由于钢铁生产也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长富披露的另一组数据也证实,新的钢铁投资主要来自非国有企业。今年1~10月,国企投资项目同比降低0.38%,而非国有企业投资额同比大幅增长39.4%,“中小企业利用融资来的资金在产能过剩地区进行扩张,值得我们反思。”张长富表示。
淘汰落后中的“以小换大”
事实上,上述一系列数据,也正是宝钢、武钢等大型国有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尴尬。近几年来,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钢铁企业跨区域重组上面临重重阻碍,企业自身希望新建的项目也没有着落,目前,宝钢在广东湛江和武钢在广西防城港计划兴建的千万吨钢铁项目,仍有待政府部门的批准。
而这样的怪圈也已被工信部看在眼里。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张德琛昨天表示,国内钢铁布局调整进展缓慢是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比如环渤海地区产能已经过剩,大量钢材要从北方南运,所以我们制定的‘十二五’钢铁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对产能过剩地区的盲目扩张进行抑制,建成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推进福建宁德钢铁基地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的问题。”
张德琛指出,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工信部也希望不同区域不要再搞一刀切。“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应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大省则要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不增加钢铁总量,推进产业升级,而西部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可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新疆、云南、黑龙江等沿边地区,则要积极探索利用周边境外矿产、能源和市场,发展钢铁产业。”
而另一位钢铁行业人士也告诉记者,导致中小企业仍在扩张产能的另一催化剂,是近几年来的淘汰落后产能,由于淘汰落后的标准要求与高炉容积挂钩,淘汰一些高炉后,后续的转炉、轧机就没有了前道工序原料的供应,等于是整个炼铁炼钢程序都要被影响,因此很多中小钢铁企业为了生存都在新上大高炉以避免产能被全部淘汰,这样反而造成了产能越淘汰越多的实际后果。
据了解,目前国家对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的标准的确主要是以高炉容积为标准,最初规定要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之后标准又提高到400立方米。
不过,张德琛昨天透露,“十二五”期间仍将继续推进钢铁淘汰落后的工作,计划淘汰落后炼铁能力4500万吨,炼钢5000万吨,但对于淘汰落后标准,将不再使用提高装备容量方面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