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李廷称,8月份价格的企稳使得市场判断这一轮煤价的底部可能已经出现,这也吸引部分贸易商和下游电厂入场进货。他表示,目前已经有贸易商、电厂开始洽谈冬储煤的价格。部分仍在清库存中的贸易商选择此刻入货,也有拉低存货成本的考虑。
据业内人士透露,8月份北方几大港口出现了一波电煤的抢运潮,铁路、港口、航运企业不得不加班抢运,满足下游电厂和贸易商们的提货需求。秦皇岛港和国投京唐港煤炭库存的持续下降印证了上述说法,8月末,两港库存分别为628万吨和128万吨,较7月末下降了22.3%和26.9%。
然而,近期电煤抢运的现象并不能说明煤炭需求已经好转。针对最近抢运电煤的现象,李廷指出,在迎峰度夏整个传统的用煤旺季之后,主要电厂的存煤量已经出现明显下降,包括浙电在内的华东、华南六大发电集团的存煤数在7、8月份消耗了大约300-400万吨,加上6、7月份下游少有入货,因而在此时形成了补充库存的需求。
另外,李廷还指出,大秦线检修初定在9月下旬,持续时间20天左右,每天"开天窗"检修三小时,下游顾虑9月的电煤进港量减少,进而提前采购储备。这也是导致近期电煤抢运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7月我国煤炭进口量为2427万吨,环比下降10.74%。这是我国煤炭进口增长6个月后,首次下降。某中资贸易商称,今年4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后,几乎所有的大型煤炭贸易商们都与国外供应商们敲定了短期的煤炭进口合约,少则100-200万吨,多则近千万吨。这批以120美金/吨左右价格签约的进口煤,在短短两个月内,价格暴跌至85美元/吨左右。进口煤环比的下降还会持续,很多进口煤合约被推迟甚至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