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近期大幅反弹的钢价。钢价从9月上旬开始大幅反弹。根据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的统计,就在长达8天的“双节”期间,唐山钢坯累计上涨170元/吨,现普碳出厂价格已经达到3310元/吨,较9月初低点则已经上涨620元/吨,涨幅达到23%以上。由于工地集中备货的需要,上周终端采购量也大幅上升。整个9月,上海地区的成交总量环比上升了40%左右。
钢价的上涨对舒缓目前银行、托盘企业和钢贸商之间紧张的气氛将起到作用,但难以扭转大局。因为反弹力度仍然不足,且能真正因之受益的只有那些真正在从事钢铁物流的钢贸企业。
“本来大批资金被套在里面、快跳楼的企业,如果能在9月份较低的位置抓到货,现在就一下子有了每吨几百元的盈利空间。一方面,银行的态度会缓和,是否严厉收贷可以谈了;另一方面,企业也有了救命钱,可以逐步还利息和本金。”上海一家年销售量在十数吨的钢贸企业总经理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对该部分企业来说,等于获得了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
但是,行业里还有大量的钢贸企业,实际上只是将钢材作为融资渠道,重复质押后融得的资金主要投入房地产甚至高利贷。这部分产品的价格不上升,资金就依然被套其中,无法从钢价反弹中获益,危机亦无法过去。而糟糕的是,目前已爆发或处于爆发边缘的企业,大多是此类型。
第二个变量来自于银行。在行业资金链紧绷的背景下,每个季度末的银行存贷率考核都牵动着钢贸企业的神经。9月末到来之前,还贷的压力让一批钢贸企业的资金链风险被迫暴露。但据业内透露,国庆过后,银根反而有渐渐放松的趋势,这对于钢贸行业来说,是一则向好的信息。
钢贸危机接下去究竟会如何发展,尚需观察。风暴最终都会过去,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风险意识淡漠、风控机制形同虚设、行业潜规则横行的弊端,国企、民企皆未能幸免。如何应对和改变,将是长期命题。(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