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值同比增长6.2%这个数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研究员高凌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增速比以往的增速下降了很多,以往的进出口增速都是在10%-20%左右。
“国家在2011年底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进出口值年均要达到10%的增长率。而2011年的进出口总值是3.6万亿美元,按增长10%来算,今年的进出口总值应该是4万亿美元,算到每个月应该是3700亿-3800亿美元之间,但事实上,今年基本上都是在3400亿美元-3500亿美元左右徘徊。”高凌云说。
“也就是说增速还是不理想,跟预定的计划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把中国进出口的增速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增速还是不错的。世界贸易的增速放缓,全球贸易总量都在减少,三季度全球的贸易量都是负增长,中国能够保持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高凌云指出,这与我国的贸易具体内容有关系,因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全球对中国的依赖依然不小。
“更加具体的是,我国对意大利这类欧盟中的重债国家进出口可能下降得比较快,但是对核心的欧盟国家,基本上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至少在量上能够保持平稳”,高凌云说。
据海关数据显示,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前三季度,中英双边贸易总值为467.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6%,而与意大利的贸易往来中,贸易总值为320.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0.1%。
从单月看,据海关统计,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4.8%。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9.9%,远超此前市场5.7%的预期增速,环比增长4.7%;进口158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4.8%;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导致9月贸易顺差增加至276.69亿美元。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安邦咨询研究员刘枭认为,9月份的进出口值体现了内外需疲软,衰退型顺差。“今年9月出口同比增长为9.9%,跟2011年同比数据相比,下降了将近一半,2011年9月份的出口的增速是17%。进口是内需,9月份顺差到达了比276.7亿美元,出口疲软,但是进口比出口更疲软。这就表明内外需都是疲软的状态,整体所呈现的经济是处于衰退状态之中,所呈现的顺差也是衰退型顺差。”
然而,相比于三季度的7月和8月,9月出口贸易实现高速增长,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高凌云表示,原因有很多,其中季节性是核心的因素,我国出口的西方国家纷纷进入到为圣诞发订单的季节。“以往9月、10月出口也是增长。”
除此之外,刘枭还表示:“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口稳增长的政策见效了。同时很多中国的出口企业正在开辟新的市场。从分销数据来看,中国对于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加是比较多的,这是亮点所在,表明出口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从海关发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109.9亿美元,同比下降2.7%。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554.2亿美元,同比增长9.1%;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88.7亿美元,同比增长8.1%。同期,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661.7亿和65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5%。
10月26日,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2年秋季)》,预计四季度我国进出口有望延续9月份的回升态势,全年中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有望保持稳定或微幅上升。
对此,高凌云和刘枭都认为9月份的回升态势有可能延续。“外部环境,特别是欧债危机短期的风险基本上已经消退。出台的一揽子购买计划,到年底见效,到时经济有复苏的可能性。再加上本身内部政策累计的效应和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在年底的时候出现回升态势。”高凌云说。
与此同时,最近两个月的PMI数据也比较乐观,特别是新出口订单在这两个月都出现了回升。9月份PMI新订单指数为49.8%,有了进一步的反弹。而刚刚发布的10月份PMI新订单指数为50.4%。回升趋势明显。
同时,报告还认为,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制约外贸稳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对此,高凌云表示,明年外贸情况会比今年好主要是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外部看,总体来说,美国发展不错,欧盟也从短期的危机中脱离出来,新兴经济体虽然也在减速,但是整体复苏状况还是比较明显。所以从外需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比今年要好。从内部来看,政策、便利化的措施,包括研发等一系列能够提升竞争能力的措施会使竞争力的上升快于成本的上升,所以内部的因素也是向好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数据上看,外贸形势会好于今年,但是也并不乐观。“现在的贸易结构和体制如果不进行调整和转型的话,外贸就不再具有这种持续的潜力。”高凌云说。
但高凌云和刘枭都认为,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可能会越来越小。中国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在过去很好地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口这辆马车就一路掉队,贡献在逐渐降低。
“以后可能需要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因为长期出现贸易的失衡是不合理的。”高凌云说道,虽然这是结构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应该在进口上多下点功夫,未来进口对经济的推动贡献可能会越来越大。因为作为买主,有很大的自主权,而这正是可以获得很多额外利益的很重要的方式,应该好好地利用。
“与其同时,出口结构也需要升级。因为明年可能还会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是贸易政策的空间变小,这可能意味着出口的数据还会继续下滑。”刘枭认为,现在来看投资可能才是以后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