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宇宁)近日,有信托公司人士透露,目前银监会对信托公司的政信类产品进行内部指导,上述项目需向银监会报备,暂时不再批新项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建类产品的新增金额达7550亿元,远超排名第二的房地产信托。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年底资金面临紧张,加上银监会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因此暂时叫停此类产品。
银监会暂不批新上报基建项目
信托公司人士透露,由于今年以来基建类信托发行的量比较大,银监会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近日对基建类信托进行了口头指导,暂时不再批新上报的基建项目。
“今年以来基建信托发行的量确实比较大。我们公司发行的基建类信托可能超过600亿元,占了公司整体信托余额的三分之一。银监会此次窗口指导,旨在控制基建信托的增量,但不是要求取消该类信托。”上述信托公司人士指出。
今年前三季度,在“稳增长”的推动之下,信托成为地方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政信类产品的占比和规模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吸引力一举超过房地产信托,成为信托产品里的一匹黑马。中国信托协会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基建信托余额占整个信托资产余额的23.34%,已远远超过房地产信托的11.34%。
而从收益率上看,在各类信托收益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基建类信托的收益较为稳定,已直逼收益率“冠军”的房地产信托收益。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新发行的基础设施类信托预期年化收益率在8.5%~9.5%之间,而10月新发行的房地产信托年化收益率也不过在9.5%~10.5%之间。
“马甲”基建信托令人忧虑
基建类信托募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以及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等项目。虽然基建类信托有政府财政做担保,但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对项目的筛选能力,以及不同地方财政实力的差别,会对基建类信托带来一定的风险。
上述信托公司人士指出,基建类信托最大的风险在于该项目能否准时还款。虽说基建信托有地方政府出具的担保函,以地方政府的收入、财产等保证城建公司到期应收账款的支付。但是不同地方的政府财政实力有所不同,而且也不会与信托公司直接签订担保协议。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外包出去的项目,一般是不会有直接的财政预算安排的,信托的还款主要依托于项目收益。
而资深投资人士刘擎认为,未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不支持地方依靠圈钱、资金推动去发展,而是希望整合自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要依赖信贷扩张。从这个意义看,银监会是在执行最高决策层以及国务院、央行的执政方针。所以此次叫停不同于以往。事实表明,许多发行平台信托比较多的地方得到了资金支持,但也有一些出现资金滥用、房价推高、产能过剩、资源错配的情况。
分析:
资深投资人士刘擎分析认为,监管层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此类信托,主要原因有:
第一,目前基建类信托存量已经很大,为总量控制,必须控制增量;
第二,从融资成本讲,同一平台或基建项目,发行城投债、企业债成本更低,优于信托融资,监管应引导这些融资人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率;
第三,已经发行的平台、基建信托或将有“兑付压力”,不希望新的“麻烦”出来;
第四,已经发行的可能有些项目把关不严,部分夹杂马甲信托,一些并非平台、基建的房地产或工商企业也穿上“政府平台”、“基建”项目的马甲来发信托,这令人忧虑。
收益率倒挂:短期产品收益高于长期
今年以来,由于经历了央行连续两次的降息,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随之下行。其中,10月份新发信托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倒挂现象。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主要领域2至3(不含)年期产品和3(含)年期以上产品收益率全部倒挂,而房地产关键期限段收益率倒挂更为明显。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投资者与融资方对未来降息预期都较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