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省煤炭工业局获悉,今年我省煤炭行业在稳定省内煤炭产量的同时,将继续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推动省外、国外煤炭基地建设,力争产量达到1亿吨,全行业煤炭产量力争突破2.5亿吨,提升我省的能源保障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省作为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支撑能力愈显不足。目前,我省每年消耗煤炭能源3.5亿吨左右,省内煤矿受资源赋存条件制约只能提供1.5亿吨,其余2亿吨均需从省外市场调入。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省的能源保障能力,还给我省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山东能源集团的一项评估显示,目前其省内的44对生产矿井中,5年内将有3对矿井因资源枯竭而闭井,10年内将关闭5对,20年内又将关闭16对,30年后省内矿井资源基本枯竭。随着这些矿井的衰老,山东能源集团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支撑区域和人员安置基地。
然而,我省因受煤炭资源储量减少、矿井衰老及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已经对省内煤炭资源实施了保护性开采战略,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委预期产量目标,按矿井核定能力均衡、有序组织生产。截至目前,全省煤炭年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5亿吨左右。
我省“十二五”期间将按照煤炭工业规划要求,重点抓好巨野矿区、济宁矿区外围开发建设和鲁西煤炭基地推进和黄河北煤田阳谷—茌平矿区开发前期准备,继续稳定资源储量,提高资源后备能力。更重要的是,努力把省内产量较长时期内稳定在1.5亿吨左右的水平,作为省内煤炭资源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