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国核建就已向证监会提出申请上市要求。但是,当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使得这一工作戛然而止。经历了20余月的停滞后,中国核建终于又踏上IPO之旅。
居安思危谋上市
中国核建融资规模一直是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并且一度在网络流传多个版本。而根据国家环保部公示,中国核建拟首发不超过5.25亿股,募集总额为18亿元。
虽然中国核建融资规模无法和动辄百亿的上市“大佬”相比,但企业谋求上市的目的,却仍无法摆脱“圈钱”的猜想。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7日,A股IPO在审待发企业的数量超过800家。不可否认,这其中充斥数量不少的期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救急”的企业。对此,祖斌解释,作为轻资产的板块,中国核建融资的目标不高。
“对中国核建来说,上市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强动力的一种手段,是自加压力”祖斌明确表示
2008年前后,新一轮核电建设热潮的到来已可预见。体制变革因此成为中国核建为适应市场的必然选择。
其时,中国核建在一些方面的改制工作已紧锣密鼓地进行。比如,中国核建所属成员单位主辅分离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单位通过债转股、内部资源整合的方式完成了公司制改革……
当时的中国核建,更希冀通过改革适应核电发展的新形势。而将中国核建改革的目标明确为打造合格的上市公司。
自国资委成立以来,就将推动中央企业改制和上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7年,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此后,国资委又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型企业改制上市,具备条件的要加快整体改制、整体上市步伐。
之所以力挺央企改制上市,国资委更看重以此为手段,推进联合重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产业升级,将央企培育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而做强做优,也是当时的中国核建改革的一个出发点。国资委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诉求,一起推动中国核建将改制的终极目标锁定为上市。
于是,自2008年起,中国核建一段浓墨重彩的改制大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