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增速6.2%来之不易
201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的低迷震荡符合人们年初的预判。而去年的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加之其他一些复杂因素,使中国外需的低迷程度有些超出预期。
“在全球贸易2012年只增长2.5%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实现了6.2%的增长,这样的增速是非常来之不易的,也是全球主要贸易体中表现最好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6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
根据世贸组织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占全球贸易份额增加到11.08%,比2011年的10.47%提高了0.61个百分点。“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外贸实现了平稳增长,是在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下获得的。”沈丹阳说。
2012年,我国外贸运行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与美国、东盟等重要贸易伙伴贸易增长平稳。2012年,中国与美国、东盟双边贸易总额分别增长8.5%和10.2%,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额分别增长11.2%和1.8%;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总额分别下降3.7%和3.9%。二是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强劲。2012年,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增长21.8%和37.8%。三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平缓。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0098.3亿美元,增长4.4%。四是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努力扩进口促贸易平衡
2012年,我国贸易顺差为2311亿美元,扩大48.1%。也就是说,过去一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进一步上升了。
对此,沈丹阳作了两点说明:一是顺差增长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现状,以及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降有很大关系。实际上进口量的增长还是很大的,只是价格下降。二是顺差的规模,即2311亿美元占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8%左右,仍然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2013年,商务部将努力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想方设法扩大进口。一是推动出台相关配套的落实措施,运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政策手段来扩大进口规模;二是加强进口促进体系建设,包括支持办好非洲商品展、南亚商品展等展会,组织企业到海外开展进口贸易促进活动;三是稳步扩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试点,发挥进口贸易集聚区对周边地区进口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一个较为突出的情况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不断给出口增长带来压力。有舆论就此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或者说人口红利已经没有了。
沈丹阳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他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的劳动力竞争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在劳动力数量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中国劳动力的素质近些年来明显提高,不能只是看价格,还要看性价比。
“通过教育和培训,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沈丹阳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外贸的竞争优势继续依靠劳动力优势和成本优势的话将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的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