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共同研究的热门课题,也是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要求,企业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与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责任。在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从一般号召转变为具体行动,成为企业回报社会、彰显社会价值的群体性趋势。资源型民营企业及其企业主是公众热议的话题,这类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着其阶段性和特殊性。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山西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思想认识、主要进展和阶段特点,推动民营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山西省工商联特别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
道德的血液
进入21世纪,在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源的优化整合之后,我国民营企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民营经济吸纳了城镇就业的80%和新增就业的90%,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5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份额达到60%。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支飞速发展的力量,有能力,也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历史地提到了民营企业面前,他们究竟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呢?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依法经营、照章纳税,重合同、守信用,不越红线,不闯禁区,做法律法规的坚守者,是民营企业发展不能突破的底线。"言而无信,行之不远",恪守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践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关爱员工、关注民生,主动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帮助贫困地区,救助贫困人群,用企业的财富造福于社会,以自己的爱心和行为奉献社会,主动履行公益慈善责任。
社会责任行为关注健康和社会福祉,顾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民营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既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也有利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近年来,山西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更积极,贡献也越来越大。累计实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3075个,投入资金934.1亿元,安排就业101.6万人,使74.8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地处华北西部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一直被外界视为盛产煤炭和煤老板的大省,虽然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0,却拥有中国1/4的煤炭储量,支撑着中国1/4的煤炭需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民营企业作为资源型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山西煤老板的言行举止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甚至被演绎为颇具娱乐功能的版本。在山西煤老板这个群体中,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尚未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他们参与公益、捐资助学、修路架桥等社会责任行为尚未得到媒体和世人的认可。爱恨毁誉集于煤,功过是非归于煤,山西煤老板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在面临产业领域转型和企业家角色转型这样的"双重转型"任务时,他们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众说纷纭中,还原他们真实的一面,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舆论导向也许会更有意义。
坚守的责任
与改革开放相伴随,我国现代工业快速发展,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急速膨胀,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的政策引导下,山西曾经出现了大批中小煤矿,有效地缓解了国家资源需求的压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的煤炭业遭受重创,为数不少、经营困难的乡镇、村办煤矿对外转让承包,出现了一批煤炭承包人、煤矿经营者。2002年下半年以来,煤价持续走高,渡过低潮赶上高潮的煤矿承包者,享受到资源红利带来的巨额财富。随后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政策的推出,使山西出现了拥有资源所有权的真正意义上的"煤老板"。
从理论上讲,由于资源型行业提供产品的同质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市场条件下,煤炭生产似乎不需要过多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开发和营销创新,只要挖出煤来就可以获得财富。因而,"挖煤开矿"这一"创富路径"被世人所不齿,"煤老板"也没有被认可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但是,山西作为计划经济的"坚实堡垒"和名符其实的"能源基地",我们应当承认,"煤老板"是在国家政策感召下,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理念下,先行一步,凭胆识、拼投入、也靠市场机缘,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准企业家"群体。他们是先行的资源创富者,是资源型经济的贡献者,也是凭借资源优势而获得财富的成功人士。尽管受到舆论关注和网友质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以对,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坚守着心中的执着,低调、淡定,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民营煤、焦、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安泰集团、中阳钢铁、美锦能源走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洁净化的新路子,已转身成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潞宝集团百万吨甲醇项目及30万吨新型有机合成材料项目、建邦集团50万吨钢材深加工项目、昌鑫集团30万吨生物有机复合肥项目建成投产。煤炭资本大规模进军绿色、新兴产业,普大煤业、金达煤焦、汇丰焦煤投资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三佳集团、常平集团、振东集团投资旅游产业开发,森特煤焦、大运集团、成功集团投资装备制造业,南烨集团、裕丰实业、润臻公司投资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
矿山绿化和生态修复一直是民营煤炭企业的一大特色。诸多"煤老板"主动承担起荒山绿化、恢复生态的责任。聚义煤业集团完成上万亩荒山的综合治理;吉利公司在退出煤炭产业后,投资8000万治理荒山、滩涂;金业焦化集团建成林地3万多亩,昔日疮痍满目的福福山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梗阳集团投资30多亿元建设1.38万亩的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园区绿化率达到80%以上。
"关爱员工、实现双赢"已成为民营企业的共同行动。教场坪煤业集团把员工作为"第一财富",投资1.2亿元建设职工活动中心,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环境,使员工月月有活动,节日有联欢,业余休闲有去处。金岩集团组建员工代表大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劳动竞赛委员会等组织,为特种岗位工人办理"人身意外险",员工工资年增长率达到15%。
争搭公益班车,洗白头上的"黑帽子"。吕梁、临汾等地在煤炭企业开展"一矿一业一事"活动。近5年来,4903个"煤老板",参与了5328个新农村改造,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展示了矿区农民的富裕与满足,昭示了"煤老板"回报桑梓之情。常平集团"一企带十村,建设新农村",中阳钢铁投资2亿元建成四个高标准新农村,捐助5亿元建设县医院。"煤老板"们在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山西民营企业捐款达4.3亿元,其中75%是涉煤企业捐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