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发的煤炭企业生产事故,引发的不仅仅是公众对鲜活生命的扼腕叹息,值得深思的不只是如何降低事故、少死人或不死人,关键在于该怎样顺应这个产业的发展规律。
对此,无论是否可以得出结论,各个地方的探索早已开始。首先是山西煤改模式:由政府推动,确定七大国有重点企业作为兼并主体,对其他煤矿的整合形式主要为有偿收购。
"政府推动,强制关闭,强制重组"的争议显而易见,民间资本受到冲击也是事实。尤其是2009年11月8日,浙江省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上书,要求对山西最新一轮煤矿兼并重组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处理。建议书一式六份,直送全国人大、政协、国务院与山西省人大、政协、省政府。此后的2010年1月9日,该促进会再次发表"公开信",对山西煤炭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建议全国人大、国务院以及山西省人大进行审查。
事实上,山西以牺牲GDP为代价进行的这场兼并重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决策层的认可。
应当看到,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模式",其引发的社会影响一直存在。尽管今天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山西模式"已初见雏形。
毋庸讳言,各个资源大省对此都有借鉴,中国煤炭改革由此出现了多种探索。比如此后的"陕西模式",其创立的"全民参股"形式,使得大型国企难以像在山西、河南那样将资源和企业尽收囊中;
而"内蒙模式"的特点是介于"山西模式"与"陕西模式"之间,在强调加强行业集中度的同时,兼顾民企利益,符合标准的民企也将能参与重组,并成为主体之一;
"河南模式"似乎是复制了"山西模式"。由省属六大骨干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对全省煤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河南强调了其中的不一样:和山西相比,河南的煤炭资源整合将相对容易得多。不管是企业数量,还是投资主体,以及控制底线,两省差别很大。因为河南煤炭的"体量较小,不会引发整体动荡"。
今天,我们再次关注贵州,希望这场没有终点的改革,不要被某种"模式"所固化,真正找到一条符合市场规律、可持续发展的煤炭产业发展之路。
事故何以频发
新年伊始,1月18日17时29分,隶属贵州省国资委重点监管的大型骨干能源企业——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盘江精煤公司金佳矿一采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事故造成13人死亡。而此时,距该省官方高调宣布2012年安全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60%左右,摘掉连续12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排全国第一的帽子,仅不到30天,距盘江集团上一次重大安全事故造成23人死亡,同样不足一个月。
贵州省2012年煤炭产量突破1.8亿吨,全年发生煤矿事故58起,死亡117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感叹:每天都像坐在火药桶上。他认为,尽管去年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但绝对数字依然让人揪心。
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1年,贵州省已经连续12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全国排名第一,2012年这一排名降到了第三位,但排名前五位的四川、湖南、云南和重庆全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都超过了100人。
从自身的纵向对比看,过去10年里,贵州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都减少超过100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为0.63%,提前3年完成了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以下的目标,但发生的绝大多数煤矿安全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这其中,国有大型骨干煤企的事故率居高不下。用多年执掌贵州安监工作的孙国强副省长的话说,“有的国有大型煤企把自己当成了四处收矿的融资公司,忘了安全生产当头。”孙的这番话,矛头直指盘江集团。
为了尽可能减少事故,不久前,贵州省启动新一轮以兼并重组为核心的煤改,计划用10年时间把1万处煤矿减少到1700处,年产9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据了解,仅去年贵州省就组织了6173个检查组、10万余人次的检查队伍下矿检查。但直到年底,作为该省煤企龙头的盘江集团竟然没有一支合格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而该集团旗下还有众多已经投产或正在收购的煤矿。
贵州省安监局事故调查结果证实,盘江集团多次事故的原因是没有按设计要求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瓦斯传感器到达检测峰值时,调度员和通风管理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停电、撤人措施,贻误了宝贵救援时机。归根结底是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贵州省政协委员、省商会副会长、贵州省浙江总商会创会会长叶森林通过调研认为,改变煤矿“多、小、散”状况,确实有利于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但安全生产问题的解决又不可完全寄希望于煤企的兼并重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生产是否安全与煤矿自身的规模关系并不大,真正决定安全生产的因素是生产技术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