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的事故初步原因为开采过程中导通、隐伏、陷落柱导致奥灰透水。中国矿业大学一位煤矿防治水专家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煤矿在开采技术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故原因有待鉴定 /
资料显示,桃园煤矿位于安徽宿州市南郊,1995年投产,煤种为1/3焦煤和气煤,核定生产能力185万吨/年,2011年实际原煤产量159.86万吨。2009年10月,淮北矿业前身淮北矿业集团收购了桃园煤矿的采矿权。
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的通报显示,2月3日零时35分,淮北矿业桃园煤矿南三采区1035切眼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据初步推算,矿井透水量约为10000立方米/小时。当班井下作业人数444人,截至2月3日9时,安全升井443人,1人下落不明。
对于事故原因,通报称,“经观测,奥灰水观测孔水位明显下降,至2月3日9时,水位下降39.31米。初步分析,出水通道为1035切眼掘进巷道导通、隐伏、陷落柱,导致奥灰透水。”
“目前,事故现场主要是进行人员救援工作,并采取措施降低积水水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失踪人员还未找到。”2月4日下午4时左右,安徽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位工作人员称,在救援等工作结束后,将尽快启动例行程序,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组成事故调查组,由相关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鉴定,并追求相关人员责任。
“由于矿井已经进水,肯定已处于停产状态。而事故调查组也将在调查后决定桃园煤矿是否需要停产整顿。”这位工作人员称,如果要求停产整顿,就会设定一个停产整顿的期限,并由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重新开始开采。“目前看来,停产时间还不好评估,要看危害程度,看影响范围多大,影响程度有多深才能确定。”
同时,记者还曾致电淮北矿业上市办要求了解相关情况。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事故相关情况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的通报为准,“透水事故对煤矿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
不过,中国矿业大学一位煤矿防治水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按官方发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所说,透水事故原因是导通、陷落柱导致了奥灰透水,很可能仅仅对进水煤矿的治理时间都需要一个月左右,“因为奥灰水一般都是导通的,连接地下水系,也就是说其水源就像是无穷无尽的,治理起来难度较大。”
“发生这种情况,煤矿的在相关探测技术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位专家表示,在煤层开采前,必须要超前探测陷落柱,如果探测到有陷落柱,则开采时就不能掘进,而是要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近年事故逐渐递增/
实际上,安全生产控制问题,也是淮北矿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2年4月24日,证监会预披露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2亿股、募集资金超60亿元。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合并范围内的母子公司共发生过20次安全生产事故,共计造成21人死亡,2009年到2011年间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0.16、0.23和0.37,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状态。
而2011年安徽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继续保持在0.3以下。这意味着,作为安徽的龙头矿业企业之一,淮北矿业2011年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却显著高于本省行业平均水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一篇名为 《安徽淮北矿业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的消息显示,为了降低百万吨死亡率这一指标,2012年,淮北矿业“制定了完善的考核标准及办法,实行季度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收入挂钩,调动各级人员抓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并组织各矿井对已建成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监测监控“四大系统”进行了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淮北矿业采取的这些举措能否取得实际效果还有待考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则表示,“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的攀升是公司管理能力较差的象征,这很大程度上表明公司在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安全设备方面重视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