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仇子明 水泥业的区域并购热潮在整个2012年,不下20起。随着行业态势依旧不景气,中小型水泥企业的日子愈发艰难,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纷纷选择“乘虚而入”,完善区域割据的布局整合。这一态势在2012年四季度,正式步入高潮。
在工信部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而在行业淡季中,水泥行业的兼并整合进程却愈演愈烈,2012年四季度以来水泥行业已发生7起并购行为。
地处吉林的亚泰集团斥资11.81亿元收购辽宁四家水泥公司的股权,从而使其得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面布局;此外,华新水泥则在鄂东大本营如愿以偿地收购华祥水泥旗下两家水泥公司各70%的股权。其他大型水泥上市公司也各自抢占区域水泥的版图。
版图初现
亚泰集团近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子公司建材投资公司收购辽宁三家水泥企业股权案获全票通过。参会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逆周期收购的战略给予充分认可,并看好“东北城镇化”给公司水泥、地产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吉林亚泰集团建材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摘牌方式,收购沈煤集团持有的辽宁中北水泥80%股权、辽宁交通水泥50%股权和沈煤集团黑牛沟采石公司100%股权,以及辽宁能源公司持有的辽宁交通水泥30%股权,总收购价为11.8亿元。
亚泰集团在股东大会上将此番并购的积极影响解读为:一是公司在辽宁的熟料和水泥产能将达到1600多万吨,市场份额将大幅提高;二是公司在东北水泥产业布局接近完成,形成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延伸的产业网络布局,公司水泥业务在300公里半径内已辐射到东北除南部沿海地区外的绝大部分地区;三是公司继吉林、黑龙江后“全产业链”进入辽宁,完成从石灰石矿到骨料、水泥到混凝土等预制件的垂直布局,有利于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收购完成后,亚泰集团水泥产业在辽宁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2%左右,在吉林将达到50%左右,在黑龙江将达到30%左右,公司总体水泥产能及销售收入将提高25%左右。同时,有利于公司投标辽宁大项目,仅沈阳到铁岭的轻轨及辽宁东水西调两工程就有望给公司带来120万吨水泥销量,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将在区域内进一步显现。
近三年来,亚泰集团在东北地区并购频繁。2010 年底公司收购辽宁铁岭铁新水泥,打响了进入辽宁水泥市场的第一枪。但本次收购完成后,除进一步提升了辽宁市场份额外,还获得上游石灰石资源,占据成本和区位优势,完成了东北地区水泥业的布局。
淡季并购
几乎与亚泰水泥在东北水泥市场称王的同一时间,华新水泥亦在其大本营湖北进行了大规模并购。华新水泥的目标是距其老家黄石仅相距不到20公里的华祥水泥。
尽管华新水泥在四川等地也展开了一些收购,但公司近两年的收购活动仍主要集中在湖北,公司先后完成了对湖北三源水泥有限公司、房县钻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金龙水泥有限公司的收编,并曾尝试收编京兰水泥。根据华新水泥制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要将在湖北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40%~50%,而目前尚只有23%左右。
1月下旬,华新水泥公告称以5.2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北华祥水泥有限公司和湖北华祥水泥鄂州有限公司各70%的股权。华祥水泥现拥有两条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一线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二线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均已投产。此次收购将使华新水泥在整个鄂东地区将不再有大的竞争对手,对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和价格话语权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