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吞吐量再现两位数增长
1~2月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1亿吨,同比增长11.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3亿吨,同比增长10.3%;内河港口完成4.8亿吨,同比增长13.5%。
尽管今年春节时间与去年错位,由此1月与2月的货物吞吐量出现较大波动,增速差异较大,但结合1~2月份的总体水平,港口吞吐量增长仍好于预期。1~2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较去年第四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也是自2011年10月增速下滑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当前高增长并不意味着今后仍能持续。从环比来看,吞吐量有一定的下滑,除季节性因素外,也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制约。内贸吞吐量经过连续4个月的增长,目前增长速度开始企稳,继续对港口吞吐量形成支撑。而外贸吞吐量的企稳快速回升,特别是煤炭进口量超高速增长,成为推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内河吞吐量增速要高出沿海3.2个百分点,而沿海吞吐量增速开始下滑,增速逼近10%。
1~2月份,全国部分亿吨大港货物吞吐量继续较快增长,其中,大连、黄骅、唐山、青岛、日照、福州、厦门、湛江、北部湾、镇江、苏州11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唐山港(601000,股吧)受益于结构性转移,连续多年为全国货物吞吐量增速最快港口。
吞吐量快速反弹内外贸增速趋向平衡
1~2月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5.3亿吨,同比增长10.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9亿吨,同比增长10.4%;内河港口完成0.4亿吨,同比增长11.1%。
海关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受外贸形势利好,港口外贸吞吐量增速半年来首次跨过两位数,较去年第四季度加快了4个百分点,并正在向内贸增速靠近,内外贸增长逐渐趋于平衡。受美元走强影响,1~2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对我国进口的各类大宗商品影响不一。海关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进口煤炭5385万吨,同比增长34.3%。由于内外贸煤炭价差依旧存在以及电厂从资源多元化战略出发继续大量进口煤炭,倒逼内贸煤价进一步走低,有利于大幅降低成本。同期,我国进口铁矿石1.2亿吨,同比减少1.5%。去年底以来不断攀升的国际矿石价格正在遏制下游需求,钢厂铁矿石采购热情开始降温,再加上部分矿区受自然灾害影响供应减少,导致供应量下滑。1~2月份,进口原油4593万吨,同比减少2.4%。进入2013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振荡,给国内炼厂带来较大成本压力,再加上下游需求不振,炼厂进口意愿不强,购进量下滑。
经过前两个月的快速回升,内贸吞吐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1~2月份,内贸吞吐量10.8亿吨,同比增长11.5%,增速较去年底有所放缓,沿海内贸煤炭量下滑是导致内贸吞吐量难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受益于大宗货物进口增长,唐山、天津、北部湾等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高于平均数。
外贸利好集装箱吞吐量小幅上升
1~2月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92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9.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490万TEU,同比增长8.7%;内河港口完成302万TEU,同比增长16.2%。
由于农历春节的传统季节影响,集装箱货物前高后低现象十分明显。1月份集装箱日均吞吐量达到55万TEU,而2月份仅为44万TEU,波动幅度达到15%。综合1~2月份,港口集装箱依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增速高出去年底约一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仍不稳定的情况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有所提升,其主要因素是依托我国良好的外贸出口形势。海关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外贸出口总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较去年底大幅回升。特别是与集装箱量关系比较密切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7大类出口值同比增长40.3%,对集装箱吞吐量贡献率较大。
尽管开年我国外贸出口形势良好,但并不意味着全年外贸形势会出现反转。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基础并不牢固,欧洲经济萎缩的风险犹存以及美国财政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外部需求前景仍不太明朗,商务部在预测今年我国外贸形势时表示“审慎乐观”。2月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不太平衡,其中北方港口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南方港口相对较弱,有些大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甚至出现负增长。
2月份,部分集装箱港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连、宁波、厦门、苏州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均超过平均增速。宁波—舟山港增速连续多年名列榜首,而上海港以488万TEU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