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有序开发水电。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对我国水电开发思路的最新表述。
根据《规划》,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要完成上述目标,水电是主力军。
水电为“美丽中国”添彩建设体制机制要创新
我国是水电大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电装机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3万千瓦增加到2010年的2.2亿千瓦,水电开发程度达到27.7%,水电占全国发电装机的比例为22.3%,对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规划》的出台为水电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坚持水电开发与移民致富、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流域水电规划,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张博庭告诉记者,虽然我国是水能资源大国,总量居世界首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水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开发已基本完毕,如瑞士、法国开发程度达到97%,西班牙、意大利达到96%,日本达到84%,美国达到73%.
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运行灵活的特点,世界各国都把水电发展放在能源建设的优先位置。从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电力建设优先选择水能资源开发,待水电开发到一定程度后,才转向大规模开发其他资源。
张博庭认为,从我国能源禀赋来看,目前加快水电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但根据目前情况,要实现2015年、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水电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十二五”时期推进水电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水电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水电发展提速大势所趋开发建设审批需加快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怒江水电开发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
而关注的重点已从是否开发转为何时开发。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已持续10年之久,怒江争论亦被外界称为我国乃至全球水电开发与环保博弈的典型案例。而随着《规划》将怒江列入即将启动的水电开发流域范围,或将为这一争论画上句号。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基地建设,有序启动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水电基地建设,优化开发闽浙赣、东北、湘西水电基地,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南盘江红水河、乌江水电基地。
因环保问题争论而导致搁浅的水电项目并不只怒江一个。“‘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电的审批由于环评和移民的问题,10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基本停批。”张博庭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十一五”期间国内的水电项目核准容量不足2000万千瓦,而按照原规划,水电核准装机容量应在7000万千瓦以上。
在怒江和我国其他一些水电因种种原因被搁置的10年间,我国的煤炭用量每年都以不低于2亿吨的速度增长。这不仅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也引发了全球对我国快速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担忧。
张博庭告诉记者,“一个国家环保的实际效果与科学发展水平,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只能依靠科学发展。在怒江水电开发问题上,也不会有例外。”所幸,从《规划》来看,我国水电发展提速几乎已成定局。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开工建设常规水电1.2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到2015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从2010年2.2亿千瓦增长到2.9亿千瓦,其中全国常规水电、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分别达到2.6亿千瓦和3000万千瓦。
“年均增长5.7%,这不是个小数字。”张博庭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电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几近停滞状态,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仅为2.3亿千瓦,若要达到预期目标,水电开发建设审批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