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崩塌的钢贸贷款一直触动着各方的神经,上海监管层多次召开会议,试图协商解决,并草拟出风险处置十条意见。本次陷得最深的则是首尝钢贸贷款的民生银行。
21世纪网独家报道2012年的严冬已经过去,但对钢贸行业来说,暖春还远未到来,相反还颇有“倒春寒”之势。
近期,去年曾集中爆发的上海钢贸贷款风险持续恶化,再一次触动了监管部门的神经。21世纪网从多家银行处了解,早在2013年年初,相关监管部门已下发针对钢贸贷款的《风险提示》,并曾专门针对钢贸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先后召开过多次会议。
而就在3月底,上海银行同业公会牵头,联合上海金融办、上海银监局组织召集钢贸授信银行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下一步钢贸信贷风险如何联合处置和有效防范。会上通报了《钢贸贷款风险处置十条意见(征求意见稿)》。
从21财经情报率先披露的截至2013年2月底,上海地区钢贸贷款余额、不良贷款、不良率等数据看,上海钢贸贷款的风险不容乐观。
“(恶化)趋势还未见底,风险还未完全暴露,会继续恶化,3月末的统计数据可能更糟糕!”一位不愿署名的银行业人士对21世纪网透露。
钢贸信贷风险恶化
近日,“上海法院网”公布的开庭公告信息显示,2013年3月18日至4月17日,一个月间,上海将有209起银行起诉钢贸商的案件开庭,涉及23家银行,其中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上海农商行的开庭数均超过20起。而在2012年银行追讨钢贸贷款的逼债高潮期——2012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类似起诉总共仅为27起。
“某股份制银行的董事长特意从外地总行赶到上海,集体起诉上百家钢贸商。”一银行业内人士对21世纪网表示。
为何这一个月间起诉钢贸商的银行突然之间挤满了上海大大小小的法院?
据了解,2012年9月底,银行向钢贸企业开出了大量半年期的承兑汇票,而2013年3月20日则是付息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