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石炭世大塘阶寺门期滨海沼泽相沉积型无烟煤,主要分布在桂北环江、罗城,桂中柳城、柳州,桂东北兴安、全州等县市;晚二叠世合山期浅海碳酸盐台地潮坪相沉积型贫煤、瘦煤和无烟煤,主要分布在桂中的合山、来宾,宜山、忻城、都安、马山,次为桂南扶绥、横县、贵港等县市;早侏罗世大岭期浅海、滨海沼泽相沉积型气肥煤、焦瘦煤,主要分布在桂东北贺州、钟山两县市交界处;早第三纪始新~渐新世和晚第三纪上新~中型世内陆湖泊相沉积型褐煤、长焰煤,主要分布在桂西的百色、田阳、田东和桂南的南宁、邕宁、宁明、上思、钦州等县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44953万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15611万吨,居全国第21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西煤炭工业发展较快,1950~1985年,广西煤矿基本建设投资9.21亿元,建成一批国营矿山,生产能力580万吨/年。自治区重点煤矿山有:合山矿务局、东罗矿务局、红茂矿务局、右江矿务局、罗城矿务局、南宁市矿务局、西湾煤矿、那隆煤矿、稔子坪煤矿、东笋煤矿、公篓煤矿和四塘煤矿,其中自治区直属矿山6座、地市属5座、县属1座。1990年,广西有年产大于3万吨的矿井53处,生产能力677万吨,其中2000年达497万吨。自1990年以来,经多次整顿,全区乡镇集体、个体小矿从5000多处减少到2800多处,其中有证开采的1550处,占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