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钢厂粗钢产量依然反弹,超出市场预期。全国粗钢产量连续3个月维持在日均215万吨的水平之上,一度更是达到了220.8万吨,随着钢材价格企稳,钢厂盈利逐步改善,继续释放巨大的供给压力,短期内减产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受制于大环境的疲软,钢厂同样缺乏大幅增产动力。结合6月份国内钢厂主要生产线生产情况来看,6月份螺纹、热轧、中板的检修限产力度有所增强,但相较于钢厂庞大的库存,远远不够。从产量和钢价的历史规律看,往往钢价下跌最终要引发钢厂被动减产,价格下跌—钢厂亏损—被迫减产是钢厂与钢价博弈的三部曲。因此,只有当钢价大幅跌破边际成本的时候,钢厂才有可能明显减产来改善供需关系,从而实现钢市的回暖。随着近几年钢厂产量的波动幅度越来越窄,钢企在盈利较差的情况下,对于减产幅度的承受能力也有所下降。此外,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的逐年扩张,钢厂潜在产能巨大,行情稍有起色钢厂便迅速复产,这也制约了产量的进一步下降,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粗钢日均产能回到190万吨以下的概率较小,大规模的供给会一直持续。现阶段维持平稳状态的产量,随着7月传统消费旺季结束,会继续成为诱发钢价下跌的推动力。
原材料方面,铁矿石因近期港口库存处于一年以来的较低水平,进口矿价略有企稳。唐山铁精粉、印度粉矿、巴西矿和澳洲矿的均价分别是942、918、958和888元/吨,从一定程度上对钢价构成正面因素。但焦炭港口库存处于历史最高值,山西焦炭跌破1300元/吨,后市依然堪忧。由于焦炭和铁矿石的边际成本和产量过剩相比钢材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原材料的下跌空间相比钢材而言更大。随着钢材需求步入季节性淡季,市场无法消化200万吨以上的日均粗钢产能,国内钢厂会逐渐控制铁矿石的采购量,现阶段产业链弱平衡的格局随时会被打破,再次引发全行业产能和库存的收缩。
从钢厂净利润来看,主要钢企整体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分品种来看,5月全行业螺纹、线材、热卷、冷板和中板的测算加权利润分别为23、12、-141、354和-69元/吨,较上月分别变动61、69、-43、6和12元/吨。可见建材的盈利空间尚且乐观,倒逼式的去产能压力并不大。同时年初以来全国重点城市的库存水平持续下降,从历史数据看,这一库存下降的趋势将会持续至12月。从库存下降的速度来看,基本表现中规中矩,没出现明显增速。因此,库存减少属于行业正常现象,很难说会对钢材构成实质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