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煤炭行情持续下行的低迷时刻,中国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神华)却在筹划着一单海外煤矿竞购的大买卖,而这也是神华第二次将目光瞄准力拓控股的澳洲煤矿。
一直以来,神华都试图以海外并购来实现国际化愿望,虽然神华“不差钱”,但海外政策环境等种种因素导致海外并购多半夭折。此次神华同样面临来自于澳大利亚企业、政府、周边居民以及其他竞标企业的压力,从目前看来,胜负依然难料。
出手海外并购?
6月11日,一向低调务实的神华被媒体披露欲与两家印度企业一起竞购力拓控股的澳大利亚煤矿资产,估价约为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6亿元,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也将神华的高层人员置身于舆论漩涡之中。
6月13日,多次拨打神华新闻宣传部主任孟坚的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随后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中国神华(601088.SH)证券事务处,该处工作人员称,外界新闻报道并不代表公司确有此事,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公司对海外并购一直都非常谨慎。”
目前力拓正出售其持股80%的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煤矿资产CoalandAlliedIndustries(澳大利亚煤炭联合有限公司)29%的股份,以及相邻的昆士兰州矿Clermont和BlairAthol的股权,中国神华、印度AdityaBirla以及印度最大的CoalIndia成为此次出售煤矿的潜在买家。
而最新消息称,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也有意购买,这对其他几家有意收购的公司构成了竞争。
身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销售商,在煤炭行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神华选择为此次竞购积极筹备遭到质疑,外界担心其一旦收购成行,会否是高位接棒且后续盈利是否有保证等问题。
对此,神华证券事务处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短期内煤炭行情不妙,但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能源结构依然以煤、油、气为主,中长期还是比较看好的。
煤炭分析师刘冬娜告诉本报记者,预测未来几十年的地位不会有太大改变,就目前情况而言,进口煤与国内煤的差价为每吨20元-30元,进口煤的利润有10元-20元,而且除了新疆、宁夏等西部地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依然对进口煤依赖性比较大,虽然近日国内试图限制高硫低卡进口煤,但神华海外买煤矿肯定主要是为了进口。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告诉本报记者,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本身的价值并不会因短期价格低而降低,而且选择在此时海外并购会更容易且价位也较低。
海外扩张屡屡挫败
早在2009年,神华就差一点成为澳大利亚煤炭联合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然而终因力拓变卦而未果。
2008年后期,力拓受金融危机拖累,为将其389亿美元债务大幅削减为100亿美元,不得不打算出售矿山。彼时,神华欲趁机收购力拓旗下该煤炭联合工业公司76%的股份,价值约37.2亿美元,后者在新南威尔士经营了3座煤矿。但后来市场回暖,力拓缓过气来,这一收购就中途搁浅了。
此次力拓也是为了削减260亿美元的负债,保证A级信用评级,避免去年9月份就开始裁员的子公司CoalandAlliedIndustries经营进一步恶化。
从中国神华2012年年报获悉,目前海外收购的煤炭成果仅有印尼南苏煤电一体化项目和澳洲沃特马克项目,虽然印尼南苏项目已投产,但去年全年商品煤产量仅2百万吨,占公司整个商品煤产量304百万吨的比例非常之小。
而且最初预计今年投产的投资10.3亿美元的澳洲沃特马克项目,中途差点搁浅,投产时间也无奈延伸至2015年前后。公司去年年报显示,该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勘探工作,露天矿项目正式递交环评报告。
刘冬娜说,我国煤炭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只有兖州煤业可圈可点,这与其所处环境有关,山东省内矿山就这么多,很快就有挖完的时候,所以兖州煤业的海外扩张意愿更强烈一些。
具有借鉴意义的是,兖州煤业受澳洲当地欢迎,主要在于其带着较为先进的技术寻找煤矿资产,使当地煤炭生产降低了成本。
“国际化”加速
“神华收购海外煤矿,方向是没错的,只是在价格和后续管理上应该多注意。”一位煤炭企业人士提醒道。
林柏强认为,此次神华若竞购成功,则其海外扩张向前迈了不小的一步,神华本身也将变得更加国际化,挑战在于国内“巨无霸”神华如何经营管理好一家规模不算小的海外公司。
在刘冬娜看来,神华有海外并购的实力,有很好的销售渠道和模式,神华的老客户占60%-80%,仅有20%是内耗、零散销售,而且神华资金实力非常强,与大矿进行合作,这大大降低了成本。
神华去年市值达到813.9亿美元,位列全球煤炭上市公司首位、全球综合性矿业上市公司第四名。随着神华的螺旋式发展,加快海外资产投资成为了近年来该企业高层挂在嘴边的目标。而2008年岁末上任的神华掌舵人张喜武更是一直希望神华成为大型国际化综合性能源企业。
从神华去年年报获知,公司去年投资金额524亿元,计划今年投资674亿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加大资本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战略合作和资产收购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