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厂煤矿始终把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拿党性原则和群众路线的高标准要求班子成员。每一名班子成员都结有帮扶困难职工的对子,不仅年前节后从经济上救助困难职工,还从实际出发解决职工的一些用钱难以解决的困难。有的企业的职工为孩子上学、住房等一些小事求领导都难以解决,可在许厂煤矿都是领导主动找上门帮忙。该矿构建了“虚拟社区”管理网络,把分散在济宁市各个社区的职工组成了“虚拟居委会”,还设立了专管虚拟社区的QQ群、网站等,即使一把钥匙丢了,也有人帮助。同时,他们还从衣食住行入手,让职工过得舒舒服服。
据该矿工会主席李明介绍,当初淄矿集团建设许厂煤矿时,走市场发展的路子,不建学校、医院和家属生活区,职工从淄博来到济宁,就餐成了头等大事。为搞好职工食堂,他们实施后勤专业化管理,从青岛引进了帮厨公司。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家公司所做的饭菜已经不能满足职工的需求,有的职工就向矿上提意见。为此,该矿又引进一家帮厨公司,让其展开竞争,按他们的营业额予以补贴。这样一来,谁的营业额高,谁的收入就高,两个公司纷纷征求职工意见,日常饭菜达200多个品种,到职工食堂吃饭的职工天天爆满。
许厂煤矿住职工公寓的很多,不住公寓的职工可以在矿外租房住,矿每月给予50元补贴。有的职工因特殊情况必须住一间职工宿舍,矿上就实行市场化运行,最高月收费750元,补贴在外租房的职工。另外,他们还在今年煤炭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投入40万元,全部更换了单身宿舍的被褥等设施。并留出了9间宿舍作为探亲房,一次住5天,5天后按市场价格收费。
行,也是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大事。该矿大部分职工有了车,但也有没车的,他们到市里办事、送孩子上学、入托等都要坐公交车。有一趟公交车的终点站离矿门口800米远,但对职工来说,拖儿拽女的很不方便,该矿多次与当地公交公司协商后,公交车终点站开到了矿门口,并且每15分钟一趟。另外,该矿在大门口设立了洗车点,免费为职工清洗私家车。职工们说,矿上都想到了咱们的前头。
“职工的事无小事,都是头等大事,办好职工的大事小事,一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二则全矿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该矿矿长张玉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