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济南市经十路的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煤矿,已经有55年的开采历史。其具有资源枯竭,地质条件复杂,人员多,战线长等先天不足。面对煤炭市场不景气,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的大背景,这座“半百老矿”却勇敢地绝地反击。
煤价下降 效益提升
2012年4月份煤炭价格出现下滑,并且是持续走低。2013年2月份,煤炭价格又一次跳水,寒流比2012年来得更早。在这种不利的市场条件下,埠村煤矿效益同比却出现提升。2013年1至6月份,煤炭效益与同期比实现了5%增长。这让相当一部分人大跌眼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市场出现大波动的时候,我们首先得了解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要调整了产品结构,紧抓煤炭质量不放手。我们左右不了市场,但却可以主动应对市场。”埠村煤矿矿长郭恒斌解开迷团。
2012年8月份,埠村煤矿开启了尘封5年的洗煤系统。截至今年8月1日,共入洗原煤29.53万吨,洗出精煤15.15吨,不仅有效降低了煤炭库存,还增加了洗精煤、中煤、煤矸、煤泥4种产品,既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增加了效益,
“经过测算,每吨原煤入洗后比原煤可增值45元,比去年的精煤市场吨煤售价可增值80元,很好地提高了煤炭的经济附加值。”埠村煤矿财务总监李强给笔者算了一比明白账。
紧抓煤炭质量,是埠村煤矿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效益提升的又一手段。该矿先后制定了矸石的“三捡四不上”制度,坚决杜绝矸石混入煤中。他们发动全员拣块煤,掘进煤分打分装,要求采煤队严格控制采煤高度,制定了煤炭发热量考核制度。
“我们矿煤炭发热量考核非常严格,每个采煤队的煤,每天都进行化验,每比标准热值低50大卡,区队队长、党支部书记就要每人罚款50元,还要根据发热量折产量。”采八队队长李强告诉笔者。因为煤质不达标,今年他已经挨过两次罚。
煤炭品种增加,煤炭质量提升,市场的大门就打开了,效益自然转好。2012年埠村煤矿存煤曾一度有7万多吨,达到了矿一个月的产量。经过不懈努力,1至7月份,埠村煤矿存煤保持在1万吨以内的合理区间。
当各大煤矿煤炭堆积如山的时候,8月15日,笔者发现埠村煤矿煤场非常干净整洁,来拉煤的货车摆起了长龙阵。
成本下降 效率提高
“如果煤炭行业初进入低谷,拼的是产品、拼的是市场,那么长时间的价格低迷,拼的则是成本。”这是埠村煤矿矿长郭恒斌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埠村煤矿紧抓成本管控,在全矿范围内推行市场化运作。他们建立了5级市场主体,6大保障体系。同时,他们还制定了材料单价、人工单价、租赁单价。各区队生产的煤炭按照矿制定的单价进行收购,材料费、人工费由区队自行支付。
“我们矿市场化已经实施到岗、到人。职工干什么活,拿什么钱。按照班组产量,去除材料费,剩下的就是工资。”采六队班长杨明忠介绍。
市场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材料费更是明显下降。“原煤单位制造成本比同期每吨减少44.97元,原煤单位完全成本比同期减少51.43元。材料费1至7月份比同期减少735.9万元。”埠村煤矿生产副矿长康俊才给笔者展示这样一组数据。
为了降成本,埠村煤矿成立了矿机厂,主要负责井下配件的加工,设备的维修。自己能维修绝不外围,自己能加工的绝不购买。该矿还大力实施节电、节水、节气运动,点滴不放过。
人员多,资源少是制约埠村煤矿发展的瓶颈。埠村煤矿开始实施人员转移战略,依靠老矿区的人才优势,成立了山东东辰共赢服务公司。其下设工程管理部、矿业项目部、安装项目部等6个项目部,先后有514名职工走出了埠村煤矿大本营,到矿井生产单位实施工程项目托管。
为了保证产量,保证效益,在大量人员走出去后,埠村煤矿开始了劳动组织优化,精简辅助区队人员,充实采掘一线力量。他们倡导党员干部到一线献班,要求干部与职工在井下同劳动的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
经过不断努力,成效初现。1至7月份,埠村煤矿原煤产量比同期增产1.96万吨,掘进进尺比计划增加1106米。一举实现了人员下降、产量进尺不减反增的良好局面。人工效率、人均产量分别比指标提高了11%和14%。
“我们虽然是‘半百老矿’,面对着市场不景气,但只要紧抓管理,一定能在飘摇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绝对能转败为胜。”郭恒斌对埠村煤矿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