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前7个月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并就煤炭行业当前热点问题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以下是记者整理的问答摘要。
好的预期对促进煤炭经济好转有一定的帮助
问:煤炭经济何时见底?明年上半年是否会有明显好转?
答:相比宏观经济,煤炭行业有明显的滞后期。其他行业在2011年9月就开始经济下行了,但那时煤炭行业还非常好。我们曾在行业经济分析会上多次预警,但有些企业不太相信。直到2012年5月,煤价出现断崖式下跌。
下半年,煤炭行业经济发展还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随着国家稳增长的一些政策出台,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家对市场会有好的预期,这对促进煤炭经济好转有一定帮助。具体见底时间,还得看宏观经济走势。
有两点要强调,一是煤炭消费量今后的增速不再保持两位数,而是一个较低的水平,增速下降。二是“十一五”至今,全社会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了2.53万亿元,新增煤炭产能约24亿吨。全行业去产能需要时间。今年全国恶劣的高温天气,并没有出现拉闸限电,说明现在煤炭的供应能力、输送能力和跨区供电能力很强大,这些都会对煤炭整体的需求造成影响。
政府调节煤炭经济有其合理性
问:近期一些地方出台了支持煤炭行业发展的一些政策,外界的解读是政府在救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此如何评价?在煤炭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这种救市会有积极的作用吗?
答:我认为“救市”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经济运行调节”,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都有经济运行调节的职能。各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扶持发展的政策,作为行业协会,我们感到很欣慰。
山西省煤炭20条,对山西省乃至全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20条中,减轻企业负担的有5条,基本都是硬碰硬的。如暂停提取两项煤炭资金,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对降低成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减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务费,虽然很少,但具有象征意义。山西省的五大煤炭企业在公路建设上拿出了几百亿的资金,这如果妥善解决,对减轻企业负担有很大的作用。更重大的是妥善解决遗留的问题。这些对企业都是实打实的。其他措施,无论当前还是长远,大部分是积极的,符合发展规律的。
河南省出台的措施,限制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生产能力,高瓦斯矿井按产能的9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按产能的85%组织生产,这些对煤矿的安全是有好处的。
从历史发展看,前些年,政府出台煤炭最高限价,也组织了跨区域的合同检查和督办,当时政府也是从经济调节的角度来考虑的,煤价2008年以前出现过每吨上千块钱,当时供不应求,出现了一些极端的事例,我们认为这种经济调节是必要的。当前煤炭供大于求了,煤炭企业要求政府经济调节,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也是合理的。
我们在调研时,很多煤炭企业提出,以前政府出台最高限价,现在煤价低于成本,应该出台最低限价。政府现在鼓励煤电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方面有其合理性。当然最终还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市场主体的作用。
煤炭生产成本下降空间不大
问:这一年来,煤炭企业都在降本增效方面努力,请问全行业降本增效的空间有多大?
答:企业降成本问题是个永恒的主题。煤炭企业今年前6个月成本同比是增加的。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6%,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7.5%。但我们7月搞全国煤炭经济运行调研时,发现多数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是下降的。
煤炭企业的成本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生产成本,二是经营成本,三是政策性成本。根据调研,2012年以来,煤炭企业都在努力降低成本,千方百计增收节支。但从实际情况看,只是煤炭生产成本出现了下降,经营成本和政策性成本,总体来说是在上升。
降成本的空间还有多大,还要从煤炭生产成本如何降说起。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不同矿区差异非常大,东北、华东和西南地区,煤炭赋存条件较差,开采历史较长,开采难度较大,这些地区煤矿的安全投入增加、生产设施不断完善,生产成本逐年提升。这些地区控制煤炭的生产成本,空间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建设了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设备投入很大,生产效率很高,但是降生产成本的空间也不大。
所以真正要实现煤炭成本大幅下降,还得从经营成本入手,加强企业管理,控制投资规模,减少贷款等。同时从支持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讲,减少、取消或暂停一些行政性收费,像取消调节基金等,对于降低企业成本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已跌破测算中的全行业盈亏点
问:如果市场继续下行,全行业的底线在哪里?
答:底线很难回答,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做了个粗略测算,是以5500大卡/千克价格为基数做的。测算分成两个,一个是包括神华集团在内的,另一个是不包括神华集团在内的。
秦皇岛,不包括神华集团在内,全行业的盈亏平衡点是620元/吨至625元/吨。如果包括神华集团在内,全行业的盈利平衡点在580元/吨至590元/吨。8月7日至13日,秦皇岛动力煤价格为每吨550元至560元,已跌破测算中的全行业盈亏点。
对进口煤的规范不能违背世贸组织规则
问:7月进口煤出现较大反弹,之前热议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标准又一直没有出台,请问如何应对进口煤?
答:围绕进口煤,现在形成了两种意见,煤炭企业认为不应该大量进口,电力企业认为进口是必要的。
从2009年我国变成煤炭净出口国家,到很快年净进口量达到近3亿吨,才5年时间,政府、行业和企业都没做好思想准备,所以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进口煤比较散、乱,尤其是对进口煤的质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大量的劣质煤涌进了我国。
进口煤有利有弊,引起国家的关注之后,各个相关政府部门密集调研,对进口煤用政策规范还是必要的。当然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所有贸易行为都不能违背世贸组织的规则,对国内外企业要一视同仁。
在这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有必要对煤炭进口进行适当调控。要规范进口,进口优质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第一,抓紧建立进口煤的调节机制;第二,将所有进口煤种自动纳入进口许可目录,完善进口煤的监控系统;第三,将褐煤列入进口商品法检目录,加强对进口褐煤的质量监督;第四,加强进口煤的质量检验;第五,完善煤炭贸易的评价标准,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就无从对进口煤的质量进行检查。此外,在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较大时,将进口褐煤的关税取消了,导致褐煤大量进口。现在的情况下,建议恢复褐煤的进口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