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建成的54座现代化矿井中,同煤塔山、山煤霍尔辛赫两座煤矿因装备先进、管理到位、安全保障能力强被认定为安全免停免检矿井,成为全行业的典范。目前,吕梁市的26座生产矿井,就有2座建成、6座初步建成现代化矿井;朔州市的20座生产煤矿,就有13座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去年以来,随着煤矿工作的完成,山西省结束“小煤矿”迈进“大矿时代”,建设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提上日程。山西在全国率先出台煤矿办矿企业标准、管理标准、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六个标准体系,引领煤炭行业走上标准化发展轨道。一年来,塔山、同忻、霍尔辛赫、高河、西坡等一大批国营或民营矿井,通过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设计理念、生产工艺,提升了装备水平、提高了科技含量,改变了过去对煤炭行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认识,树立起现代技术创新的新“样板”。
现代化矿井推广安全可靠、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全省183座煤矿推广采用一次采全高工艺特别是大采高综采工艺,采用带式输送机连续运煤、无轨胶轮车运人到面,简化了生产系统和生产环节,实现了合理集中生产,形成了矿井掘进—采煤—运输—提升生产系统连续化作业模式。现代化矿井改变传统管理手段,围绕生产系统、技术装备、灾害处理、信息传输等专业领域,建设集成、高效的综合管理信息网络,积极推进管理数字化、装备自动化、办公智能化,全省目前已有80余座矿井初步建成了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在人才等软件建设上,山西省现代化矿井边引进高技术人才,边加强一线员工素质提升。全省煤矿“六长”和副总工程师专业学历达标率为94.1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学历达标率为85.12%。
省煤炭工业厅厅长吴永平介绍,今后山西新建矿井建成投产后必须达到现代化矿井标准;整合改造矿井到2015年底必须达标、全面实现现代化;生产矿井到2015年底80%达标,其余20%的矿井也要比照标准逐步改造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