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10万吨级煤炭运输船舶畅明洋号轮已于日前顺利停靠在秦皇岛港。这是北方港口接运的首艘10万吨级煤炭运输船舶,流向福建泉州港。该船靠泊后共装运煤炭9.95万吨,装载时间仅为22小时。这是国内港口吸引大型煤船靠泊港口,加快煤炭周转,增加港口吞吐量,为钢铁及其他用煤大户降成本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港小船”的尴尬
为适应国际、国内航运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上世纪90年代建成投产的秦皇岛港煤三期、煤四期码头,各建设了一个10万吨级泊位。为适应国际航运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增加出口创汇渠道。1999年,该港又修建了10万吨级航道,保证了出口煤的顺利发运,出口煤数量大幅增加,中煤、神华等企业优质煤炭外销量增加。
同时,北方港口特别是靠近钢铁企业的码头,建设的也几乎全部为大型泊位。如2006年建设的该港煤五期码头,与地处曹妃甸钢铁基地的曹妃甸港煤一期起步工程、煤一期续建工程以及煤二期工程相同,均是大型泊位,设计能力均为5000万吨级。
从2005年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控制煤炭出口。出口煤受到控制后,国外大船基本不来了,10万吨级甚至更小的7万吨左右的煤船到港也很少。而国内的大型接卸码头和大型船舶相对较少,大部分国内船舶为4万吨左右,处于“大港小船”的状态,只得用10万吨级大型煤炭泊位去装运5万吨以下的小型船舶,浪费了码头资源,降低了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大型船还是小型船,在港口泊位上走靠船的时间是一样的,一走一靠需要4个小时左右。因此,港口自然希望到港拉煤的船舶越大越好。这样,拉运10万吨煤炭,大船靠一次就接卸完毕,而小型船就要靠4~5次,仅走、靠船时间就增加了4倍,非生产的辅助作业时间也在无形之中延长了。
港口期待与钢企加强合作
出口煤大幅减少后,国内煤船成为了北方港口装运的重点。然而,国内到港拉煤船舶吨位太小,要想发挥秦皇岛港、曹妃甸港的大型机械化码头靠泊吨位大、中转效率高的优势,就必须要求港口和用户开展强强合作,实现煤炭在港大进大出。如下游钢铁用户派大型拉煤船舶,可加快场地煤炭周转,与铁路万吨大型列车、港口大的垛位相匹配。此外,船舶吨位越大,海运费越是便宜,船舶小,海运费越昂贵,用户租派大型船舶拉煤比较合算。目前,秦皇岛到上海的运输航线,租用4万吨级船舶比租用2万吨级煤船便宜4元/吨。
与此同时,为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满足旺季时南方冶金厂、小型电厂的用煤需求,沿海很多省市正在有条件的地域和港口,加快建设大型储煤基地和配煤码头,与北方运煤码头大型化实现配套。沿海储煤基地一般都是建设1~2个大型接卸泊位和若干个小型装船泊位,实现“淡季多存煤、旺季释放”。如广东粤电博贺煤炭码头项目,规划建设1个10万吨级卸煤码头、1个3.5万吨级装煤码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码头设计总吞吐量为1300万吨/年,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后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中宅煤炭码头工程建设有:15万吨级煤炭接卸泊位、5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各1个和相应配套设施,并配备卸船机、装船机等装卸设备。这些工程的建成将进一步推进煤炭作业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适应到港船舶大型化趋势,满足腹地经济增长对煤炭运输的需要。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煤炭储运基地,也是首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之一,设计年吞吐能力4000万吨;根据客户需求将煤销售至“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类此具备卸大船、装小船能力的煤炭中转(配煤)码头,南方沿海地区还有很多,正在加快建设,很快将投入使用。
预计不远的将来,南方用户将陆续投产大批大型煤炭接卸码头,从而与北方10万~15万吨级大型煤炭发运码头相配套,实现煤炭在北方港口“大进大出”,发挥北方大型机械化煤码头的优势,从而加快“北煤南运”步伐,满足下游冶金煤用户需求,降低购煤成本,更好地服务于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