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神华集团在耗时近10年竞标塔本陶勒盖未果后与蒙古当地关联公司签署的一份重要铺垫性备忘录。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未开采煤矿,蒙古国曾将塔本陶勒盖进行了东西两区分割,而额尔登塔本陶勒盖公司正是负责东区开发的蒙古国有企业。
对于神华集团此次与蒙古方签署铁路项目备忘录是否在为后续再度冲刺该项目竞标,神华集团海外公司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以与蒙古签署了保密协议为由未能予以正面置评。
这个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的超级煤矿的抢夺大战此前曾有过戏剧性的经历。
2011年7月,蒙古国政府在召开的一次非例行会议上宣布了塔本陶勒盖西区的招标结果,其中神华集团获得该项目40%股权,成为该项目最大股东。但仅仅几周过后,以三井物产为代表的日韩财团随即对这一招标结果提出异议,并最终导致这一竞标结果流产。
“蒙古这个国家比较特殊,一方面它没有实力单独开发这么大的矿山必须引进国际投资者,另一方面蒙古政府对政策的制定以及当地投资环境都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最后导致项目被推向了漫长的拉锯期。”曾受聘中国企业先后多次前往蒙古参与谈判的高级顾问张曙光对本报记者说。
争夺战持续
自此前日韩竞标财团对蒙古塔本陶勒盖竞标结果提出抗议后,围绕这个焦煤储量高达18亿吨,46亿吨的煤矿的角逐也再一次陷入了各利益方“排兵扎寨”的蛰伏期。而为最大限度地分羹这块巨型蛋糕,竞标企业幕后的犬牙交错也日渐升级。
持续关注蒙古国内商业投资的一名企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此次神华集团高管再度奔赴蒙古签署备忘录由集团分管国际业务的副总经理、上市公司中国神华(601088,股吧)执行总裁凌文、集团副总经理薛继连带队,国际部、战略投资部相关负责人随行,而神华集团与蒙古国企业签署协议当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已与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进行了充分交流。
“李克强总理与阿勒坦呼亚格的会谈内容中,建设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是双方合作的重点之一,而这也有助于拓宽未来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深层次互通。”上述企业人士说。
事实上,为推进参与开发塔本陶勒盖煤矿,除神华集团外,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的其他财团也正使用浑身解数上演着抢夺大戏。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各大财团试图对新一轮招标厉兵秣马时,此前被蒙古国政府“踢出”竞标胜出名单的日本财团则在首相安倍晋三的“撮合”下再度看见了曙光。
今年3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蒙古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安倍晋三上任后出访东北亚的首站。在访问蒙古期间,安倍晋三向蒙古方承诺提供42亿日元的低息贷款,用于蒙古国内的污染治理及火力发电,并承诺为蒙古提供清洁自然环境技术。而作为回报,蒙古国政府则力邀日本企业参与开发塔本陶勒盖煤矿。
“这个项目由于资源储量大,其背后的政治因素也非常复杂,蒙古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亚洲腹地,它需要在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政治关系上寻找平衡,所以项目本身也就成了(政治)筹码。”上述人士说。
在此前的招标结果一纸作废后,来自各国的竞标者仍在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改写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
本报记者了解到,2012年底,在新一轮招标迟迟未能落地之际,额尔登塔本陶勒盖公司曾邀请美国矿商博地能源兴建项目基础设施,而业内权威人士则表示,这一举动将使博地能源在与蒙古国政府的交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在“新竞价过程中,能比此前的协议分得更多的利益。”
“虽然这个项目由蒙古国一个副总理直接负责,但短时间内估计很难把各方利益关系梳理清楚,财团之间的争夺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上述企业人士说。
神华铁路先行
即便围绕3000亿美元的抢食大战远未结束,但对于深耕10年之久的神华集团来说,步步推进的“扎营”战术则无疑将这个煤炭“大鳄”的意图凸显无疑。
“蒙古国内的基础设施是限制大型项目商业化的最关键的瓶颈,由于交通条件十分有限,丰富的矿产资源无法通过完善高效的物流体系实现运输。”曾多次前往蒙古考察的中国矿业联合会前秘书长刘益康对本报记者说。
而为打通中蒙边境的交通枢纽,神华集团则在铁路运力领域砸下了数笔真金白银。
本报记者了解到,为增加谈判筹码,早在2009年,神华集团就开始筹建由内蒙古甘其毛道口岸至包头是万水泉车站的甘泉铁路,该路线属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并于2011年顺利通车,其北端的甘其毛道口岸距塔本陶勒盖煤矿南端仅180公里。而甘其毛道口岸作为中蒙边境口岸,其对应的正是嘎顺苏海图边境站。
本报记者查阅此前官方披露的《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发现,双方在铁路运输建设中的线路中,策克-西伯库伦、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阿尔山-松贝尔等路线也均被视为合作重点。
“过去几年来,神华集团在内蒙的铁路投资总额高达近百亿,几条关键路线连接后完全可以将塔本陶勒盖的运输至东亚市场,这个优势是其他竞标者不具备的。”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对本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