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冶金电力>钢贸商“冬储”渐行渐远

钢贸商“冬储”渐行渐远

    只要北方的气候一转冷,“冬储”又开始成为钢贸商讨论的焦点。按照传统的经营思路,储多少、怎么储都是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但是,近两年来,市场早就不按规律出牌,钢贸商对“冬储”慎之又慎,甚至放弃延续多年的“冬储”传统。
    市场发生变化“冬储”风险增大
    “冬储”是以往钢材贸易企业的常见操作模式,即在价格相对低谷时蓄积部分货源,在来年春节后卖出。“冬储”一方面可以稳定地供应给长期客户或满足自身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淡旺季两个时点之间的价差。就历史统计而言,这个价差通常显著大于囤货所占用的资金成本。
    以往,在钢市稳定时,钢贸商“冬储”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但是,近两年钢市持续低迷,选择“冬储”的钢贸商们大多损失惨重。“冬储”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操作风险大,愿意选择“冬储”的钢贸商越来越少,“冬储”已经不再是钢贸商年末非做不可的一件事了。
    “其实,钢贸商的心态始终处于纠结之中。到底进不进行钢材‘冬储’、什么时候开始‘冬储’都难以决断。”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总裁助理韩卫东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虽然目前天气开始转冷,但‘冬储’离我们还远,现在钢贸商不用那么早去谋划,一定要等一等。”他指出,“冬储”一般是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对来年的预期非常好,大家会存货等着来年涨价;二是没有这种预期,但价格已经抄底。
    其实,不仅仅是“冬储”已经被钢贸商放弃,传统的“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等旺季行情也同样失去了操作的意义,“旺季不旺”反而成为近两年的正常行情。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钢贸商也就不再选择大量囤货,因为库存的风险很可能大于得到的利润。
    钢贸商开始选择更为灵活的销售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当钢贸商不约而同地放弃做库存时,库存作为“蓄水池”的作用就开始逐渐减弱,尤其是对市场价格的调节功能慢慢丧失。当前钢材产能居高不下,远高于市场需求,只要市场价格有所上涨,钢厂就有强烈的产能释放冲动,这种产能的释放很快就会反映到市场价格上,因此现在钢材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钢贸商做库存的意义就大大降低,库存对钢材价格的影响日趋减弱。同时,当前钢厂直供比例越来越大,钢贸商作为钢厂“蓄水池”的功能越来越弱化,库存所能反应的市场也越来越片面。
    某专业钢市网站市场监测显示,截至11月1日,全国钢材社会库存为1443.65万吨,比此前一周下降了29.39万吨。但近日来,国内钢价依然处在弱势震荡盘整之中,无明显上涨态势。可以看出,当前钢材社会库存对市场价格的指导意义已经越来越弱。
    “冬储”实际上就是钢贸商通过囤货,利用行情变化获得盈利。而在当前的情况下,钢贸商囤货“过冬”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事实上,按需订购和更为灵活的销售方式正成为钢厂与钢贸商合作的主要方式。例如,由于钢材市场变动太大,现货销售模式所能获取的利润越来越少,更多钢贸商开始改变传统的现货销售模式,从钢厂直接发货。天津市场有许多经营建筑钢材的钢贸商,他们当前主要选择对工地直供,因此本身库存很少,都是根据订单情况直接将货从钢厂发到工地,日常只保持着几十吨的库存,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而且中间减少了仓储和物流环节,能大大降低成本。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热轧卷板 “银十”黯然收场

上一篇:西北建筑钢材市场弱势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