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夹缝中生存
目前,在中国,治理雾霾已远远超出了气象和环境的意义,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全国范围内频现的“雾霾天”,挑动着多方神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能源决策。
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至65%以下,原煤入选率达到7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日前,各地纷纷高调出台具体限煤措施,这对煤炭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刚性需求还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30%,新能源短期内不可能迅速壮大,即使不考虑经济性,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也无可替代。按经济增速7%、煤炭消费弹性系数0.4算,煤炭消费年均增速将保持在3%左右。初步研究预测,到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8亿吨左右,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60%以上。
在看似美好的前景中,煤炭将长期在经济和环境的夹缝中生存。若非能在清洁利用方面走向高端,恐怕环境、政治等原因对其限制将会大于经济的推动。
美国
双重压力 指望出口
“博地能源公司和皮博迪能源公司都在致力于提高煤炭产量,并向亚洲出口更多的优质煤炭。”这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蔡瑞德在2013国际煤炭峰会暨煤炭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上演讲时说的第一句话。
由于天然气大量替代煤炭,美国本土煤炭市场日渐衰落。为了走出困境,美国煤炭业寄希望于出口。
有媒体报道,近10年来,煤炭在美国电力供应总量中所占比率已从50%下降至不足40%,这令本土煤炭生产商处境艰难。2012年,美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7.5%,消费量同比下降11.9%。
另外,美国政府推出的碳排放新规给其国内煤炭市场带来了致命打击。9月20日,美国环境保护署公布了未来新建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新提案。根据新提案,新建小型天然气发电厂每兆瓦时排放二氧化碳不得超过1100磅(1磅等于0.4536千克),新建大型天然气发电厂每兆瓦时不得超过1000磅;新建燃煤发电厂每兆瓦时不得超过1100磅。
目前,美国天然气发电厂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为每兆瓦时800磅至850磅,燃煤发电厂每兆瓦时为1700多磅。单从数据看,天然气发电厂较容易达标,而燃煤发电厂与新排放标准相距甚远。想要达到新的排放标准,燃煤发电厂必须配置价格昂贵的碳捕获装置,这样其成本会远超过天然气发电厂。
印度
将成为第二个中国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认为,在印度,农村和城市使用电力的人数比率分别为67%和94%,比3年前的56%和93%有所提高,但其人均用电量还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十分之一。那里数以亿计的人仍无法得到可靠的电力供应,潜在的电力需求很大。
BP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印度煤炭贡献了其能源总量的52.9%,能源消费的其他两大来源为石油和天然气。印度煤炭消费中,电力需求是核心。2012财年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量约为4亿吨,占其煤炭消费总量的68.6%。
印度煤炭消费量在2000年至2010年间增长了75%。2012年,印度的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9.9%,已占到全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8%。由于对采煤实行征地限制、煤炭价格管制和铁路运输瓶颈等因素,印度国内煤炭供应一直难有大的起色,从而催生煤炭进口一直高位增长。
近5年来,印度煤炭年均进口增速约为19%。根据印度煤炭部“十二五”规划,预计2017财年印度煤炭需求缺口将达2.65亿吨,年均进口需求增速将达14%。
法提赫·比罗尔预测,印度将在2020年后随时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并在203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费国。换句话说,在煤炭领域,印度将成为第二个中国。
欧盟
想限煤 却很难
“欧盟只有11个国家生产硬煤或褐煤,成熟的煤炭产地硬煤产量已经下降,大多数欧盟国家进口硬煤,煤炭进口量大幅增加。”世界采矿大会国际组委会主席杜宾斯基说。
据杜宾斯基介绍,煤炭在欧盟能源结构中所占比率为26.5%。欧盟国家并不像美国或俄罗斯一样拥有足够的煤炭储量,即使这些储量足够使部分欧盟国家拥有相对较强的能源独立性。拥有煤炭资源的欧盟国家有波兰、德国、捷克、罗马尼亚、乌克兰、英国、匈牙利和西班牙,探明储量最大的是德国,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7%,采煤业的领导者则是波兰。2012年,波兰开采硬煤7930万吨,褐煤6400万吨。
由于欧盟诸多国家煤炭资源枯竭和低碳政策限制,高碳排放的煤炭行业前景黯淡。
《欧盟气候变化行动与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和《欧盟2050年能源路线图》等正在执行的计划,意图正是逐步放弃煤炭使用。
杜宾斯基说,这些计划比预期的更难实现。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欧盟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在54%左右,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为85%,天然气为67%,煤炭极其衍生品为62.5%,可再生能源供应不稳定。由于价格低廉,欧盟对煤炭更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