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钢铁工业协会会长罗凯声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联系《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申报的初审工作实践,就贯彻实施《规范条件》的意义、深远影响及尚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看法。
罗凯声介绍说,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天津市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受天津市经信委委托,承担了《规范条件》申报企业的初审工作。协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相关企业进行《规范条件》标准宣贯,按照标准要求,根据企业运行状态,进行严格筛选,确定了申报企业。在确定审查对象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认真逐项检查。在工信部原材料司和天津市经信委的具体指导下,按进度要求,目前已经完成了两批次共8家企业的初审及申报工作。
罗凯声表示,我们把“初审”看作是协助企业查找差距、推动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工作。《规范条件》所列标准几乎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通过此次初审,申报企业自身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自检;协会组织专家又逐项逐条进行核查;编写申报材料又是一次企业深入对标的过程。初审阶段,申报企业通过查找差距,共解决了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百余项问题,共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投入了新装备,使申报企业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这项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还会不断出现。因此,《规范条件》的审查应是长期坚持的工作。
罗凯声说,工信部原材料司组织此次《规范条件》审查复核工作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深入基层进行复核的工作小组轻车简从,两天走了近两千公里,查看每个企业的各个环节,认真检查落实了《规范条件》的要求,强调了审查工作的严肃性。
随着《规范条件》的审查通过,首批申报企业在被公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企业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自身利益考虑,都希望通过《规范条件》审查,而这一过程既是企业进步的过程也是落后生产线显露和逐步淘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