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中国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测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新华视点:李宣良、王经国)
新华网西昌12月2日电(记者 田野 李宣良 任珂)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肩负首次登月任务的探测器送入轨道。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预计将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区软着陆。之后,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许多中国人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观看了这次发射。1点30分,搭载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准时升空。约50分钟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发射取得成功。
作为21世纪人类发射的首个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航天器。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是嫦娥三号探月任务中最难的一环。
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发。“从工程和科学目标上讲,这都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将实现对月球的零距离观察和零距离科学探测。”吴伟仁说。
嫦娥三号还将在月球上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包括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利用极紫外相机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观测、利用测月雷达对巡视路线上的月壳浅层结构厚度等进行剖面式观测等。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中国有望在2017年迈出第三步——“回”,就是要在探测器落月后,释放月球车取样并返回地球。
这将为载人绕月飞行和实施载人登月计划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目前尚未公布载人登月计划的路线图。
探索月球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探月工程的许多新技术和新装备在未来可以在民用领域得到应用。嫦娥三号任务对许多相关航天技术起到了“牵引和带动”的作用。
此外,月球可作为人类深空探测、飞向其他星体的起点,它自身也是一个能源资源库。
尽管中国的探月工程在过去1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中国的探月水平仍与美俄等航天大国有一定距离。
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上成功实现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是苏联在1966年发射的月球9号。美国是迄今为止唯一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步入新世纪,欧盟和日本、印度等区域一体化组织和国家都在开展各自的探月活动。
中国始终主张和平利用太空。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日前表示,中国进行航天活动不是为了搞竞赛。他说,中国的探月工程是开放的,欢迎各国参与合作。(记者王经国、余晓洁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