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元年,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是两个主要着眼点。前不久媒体的一则消息称,税从价计征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最早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从各方面消息来看,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已经势在必行,2014年实施从价计征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在煤价处于低位时推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比较容易,但目前煤炭行业低迷,部分煤炭企业已经开始亏损,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对一些煤炭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山西、内蒙古这两个产煤重镇来看,目前吨煤附加的各种税费基金都在100元以上,如果实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吨煤附加费用可能再增加5元至10元,这将进一步增加煤炭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清理相关收费就显得至关重要。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在2013年年底前对重点产煤地区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并落实到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
根据粗略统计,如果清理相关收费能够切实得到落实,2014年的煤炭资源税改革对煤炭行业来说影响不会太大。但是,2014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恐怕会下降,受此影响,煤炭等产业的产能过剩会更加严重,煤炭企业面临的将是更加艰难的处境。
相对于近几年煤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大力推进,电力体制的改革显得相对滞后,然而随着煤炭市场结构性过剩的出现,电力改革滞后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2013年,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电价是否适时下调?
根据2012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同时将电力企业消纳煤价波动的比率由30%调整为10%。在电煤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时,依据有关规定采取临时干预措施。
从2013年煤炭价格下跌幅度来看,火电上网电价具备下调的基本条件。以环渤海地区下水煤为例,2013年12月25日,环渤海5500大卡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吨631元,虽然较2013年年初的价格每吨只下降2元,但主要原因是最后两个月指数大幅上涨。如果以2013年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每吨590元左右的水平来看,与年初每吨633元相比,煤炭价格跌幅已超过6%。而山西内地某大型煤炭企业,2014年年度长协价格不到每吨500元,较2013年年初每吨550元的长协价格下降了10%。
电价下调在理论上成立,但2014年年初,按照煤电联动机制下调电价的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由于2013年9月,上网电价已经进行过调整,再度下调势必引起火电企业的不满。同时,当前在全国治理雾霾的环保压力下,电厂在脱硫脱硝方面的投入将会大幅增加,煤电联动很可能让道环保。
在煤电联动机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将通过更多使用进口煤等方法进一步降低煤炭使用成本,在国内外煤炭市场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国内煤炭市场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2013年,国内煤炭产能不断释放,进口煤也步步紧逼,国内煤炭企业在内外双层夹击下,一时“兵败如山倒”。
2013年,雾霾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雾霾形成的原因,除了汽车尾气和老天爷不太给力之外,燃煤也受到了指责。
面对进口煤的疯狂拥入和环境压力的加大,限制进口煤的声音日益强烈。
2013年5月,国家能源局就《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向有关行业和机构征求意见,但由于电力行业反对声音强烈及政策尚未成熟,《办法》未能出台。
2013年8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发出公告,对进出口法检目录进行调整,将褐煤纳入进口法检目录,并于8月15日开始实施。8月29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褐煤等商品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的公告》,宣布自当年8月30日起,对褐煤等商品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取消褐煤零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3%的最惠国税率。9月17日,国务院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河北省到2017年底压缩钢铁产能6000万吨以上。国家政策出台后,治污任务最重的地区河北根据国家总体目标进行治污任务细化和分解,力度之大可谓空前。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研究制定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
尽管限制进口煤的风声有所加紧,但措施仍未到位。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对不同国家的煤炭种类进行调研,根据不同煤种制定相应的煤炭质量国家标准。国家能源局在研究《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研究《中国商品煤质量评价指南》,相信在2014年还会有相应的限制劣质煤使用的政策出台。煤炭企业应当看到,政府为治理空气污染,正努力减少煤炭用量,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将令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突出。
尽管我国提出,到2015年底,全国关闭2000处以上小煤矿,严格新建煤矿准入标准,继续停止新建年产能30万吨以下煤矿和年产能90万吨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逐步淘汰年产能9万吨以下煤矿,但是2014年,煤炭市场供应宽松的格局仍很难改变。
可以预料到,2014年我国的GDP增速仍然会保持平稳态势,难以超过8%。在国内,煤炭需求增速会在能源多元化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的背景下进一步减缓,进口煤咄咄逼人的态势不会有所减弱。
国际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煤炭市场供应过剩的状况2014年将有增无减,煤炭价格难以回升。
瑞士信贷认为,2014年过剩的煤炭数量将比2013年增长20%。
美国彭博新闻社调查显示,必和必拓、嘉能可—斯特拉塔等多家大型煤炭生产商2014年都有增产计划,来自全球最大动力煤供应国印尼的出口量也将有所增加,其出口规模相当于全球煤炭交易量的3%。
IEA(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煤炭市场中期报告》显示,美国、欧洲国家的煤炭需求都会保持稳定或下降的趋势,全球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阴影会依然存在于2014年。
内忧交困,煤炭企业面对的产能过剩形势将更加严峻。
2014年电煤长协谈判颇为顺利,在不久前闭幕的2014年度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交易大会上,不少煤电企业以指数定价的模式陆续签署定量协议,同煤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利用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定价,签订了834笔、1.36亿吨的合同。但是,神华集团与五大发电集团仍纠结于基价及定价依据问题,仅确定了1月长协基价,5500大卡为每吨590元,后期价格以环渤海指数为依据,定期按约定比率调整。但电企认为,环渤海指数易受几大煤企影响,对电力企业缺乏公平,故而初步协定能否落实到执行层面仍充满变数。
其实,业界早已深谙大型煤企影响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的事实:神华、中煤的煤炭占港内贸存煤量六成左右,同时神华旗下煤炭港区年吞吐量达2亿吨。
时下煤炭供应宽松,尤其是进口煤对国内煤的制衡作用日益明显,发电企业在2014年谈判中的话语权也有所巩固。
中东部地区电厂对进口煤炭的采购量持续增加,中国(CCPI)、太原煤炭价格指数、普氏与汾渭的中国动力煤价格指数(CCI)等煤炭指数正日趋完善和活跃,将对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形成合围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焦煤和动力煤期货2013年相继推出后,主力合约交投活跃,成交量持续增加。业界认为,随着煤电企业对动力煤期货了解的深入及交易交割规则的完善,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将在2014年凸显。(作者:韩虎城 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