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文化、体制层面加大开放
2013年,山西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025亿元,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五,增速排名第六;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269亿元,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五,增速排名第六;不良贷款率4.05%,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三。
“这些数字表明山西的资本市场发展落后,我们应该深刻检讨,并思考下一步的改革策略。”王一新说,整体上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是制约山西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因素,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却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尤其应该在文化、体制层面加大开放深度和广度。
“习惯依靠自然求发展的政府和企业,缺乏对金融真正的了解和运用,对金融的理解局限于贷款、银行等概念的浅层次认知。”王一新说。
煤炭市场低迷倒逼加速转型
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晋商文化和源远流长的金融历史。晋商取胜的秘诀不是资源,而是创新、管理、服务、诚信和合作,然而建国以来,山西一直倚重煤炭能源,不仅产业结构单一,而且还放松了创新合作等品质,不求人、不愁卖的态度导致对金融需求的动力不足。
“当前,煤炭等传统产品处于低迷状态,但就长远发展而言,对于山西省未必是坏事。我更倾向于将其看作山西发展的新契机,倒逼山西加速转型。”王一新说。
另外,大量的国有资源没有资产化、民营资本外流、大量的公共基础建设仍依靠财政资金等也都是山西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
呼吁政、银、企和谐共赢
“我们呼吁金融机构、实体经济、政府三者的和谐共赢。”王一新说,金融机构应该与实体经济共成长,政府应该支持企业稳健经营,做百年老店,企业自身也应该更加理性地做决策,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打拼能力。
在谈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山西省金融工作的安排部署时,王一新着重强调了“七个下功夫”,即: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认识,下功夫把金融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下功夫做好项目前期策划,提高项目的融资能力;要解放思想,增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下功夫改善山西的金融环境;下功夫整合各项政策手段和优惠政策,综合运用金融杠杆最大限度撬动经济发展,解决政策落实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下功夫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树立全新的“大金融”理念;下功夫防范金融风险,要像重视煤炭安全生产一样重视防范金融风险;下功夫帮助实体经济渡过难关。
“金融业本身就是重要产业,各级地方政府要下功夫把金融业作为产业来打造,不应再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附属和补充,而是要将其作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来抓。”王一新说。
另外,还需加强山西金融队伍建设,在金融干部的培养和培训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比如,安排金融培训讲座、各地市人才交流、引进优秀金融人才等。“人才是关键,只要有了人才、制度、建设、办法都会随之而来。”王一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