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终结,给了许多煤炭企业当头一棒。然而,淄矿虽受行业冲击,但越挫越勇。在山东省国资委公布的业绩考核中,淄矿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核心指标的经济增加值达到2.4亿元(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位列能源集团第一。
“我们正是通过内涵式增长,对冲了行业危机,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寿利介绍。2013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淄矿响亮地提出了“煤价降到哪里、成本就控制到哪里”的口号,把目光转向内部,靠内生动力抵御外部压力,以“创新之手”挖掘“潜在之利”。他们在各单位普遍建立了包含四级结算关系、五大市场主体、十大要素市场、十万余种价格的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将市场关系延伸到岗位和个人、扩展到生产经营的最末端。
该集团编制《矿井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手册》,规范理顺了生产矿井内部市场化管理。内部市场化管理实现了企业发展责任和经营压力的有效传导,真正体现了“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通过实施内部市场化,维修费降低3600万元,材料费降低4700万元。
突出“人均”导向,提高内生动力。淄矿始终认为,均量才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把人均水平高作为着力培育和矢志追求的核心优势。他们提出了“人员零增长”的目标,大力实施装备换人、技术换人、管理换人、机制换人“四个减人”举措,千方百计控制用工规模,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人工成本过快增长。
2013年,该集团在确保职工收入不降低的同时,实现了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双下降”,从业用工总数同比减少2354人。山东能源集团统计排名的人均收入、人均效益等五项人均指标,淄矿均位居前列。
与已投入生产的成本相比,煤炭企业积淀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十分巨大。为此,该集团加强资产清理整顿,盘活内潜价值。他们集中开展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应收账款等“六项清理”,充分盘活了潜藏在各个环节的价值和资源。仅实施物资超市化管理,代销代存物资32400余种,减少自有资金占用10378万元;实行设备集中管理和自主维护,加大材料清理归集和再造复用力度,全集团维修费和材料费支出同比降低1.4亿元,成为降本增效的有力举措。
一个企业的成本高低、效益好坏,投入是基础因素。淄矿创新人、财、物管理运营模式,努力实现“轻装上阵”。他们把资产轻量运营作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产收益的重要举措,专注主业管理,积极推动非核心业务外包。他们以效益分成为“蛋糕”,吸引社会资源建设和运营煤炭洗选系统。
旗下杨家村煤矿通过洗煤厂建管外包,减少投资1.6亿元。水泥建材产业以品牌、管理和技术为依托,采用托管和贴牌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年增水泥产能200万吨,减少设备和厂房投资3亿元。中心医院以“市场换装备”,零投资引进诊疗设备20台套,减少支出540万元。通过实施“轻资产”运营,淄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1%,居能源集团所属矿业集团首位。
按照“用人不养人”的原则,淄矿积极推进“轻用工”管理。他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和大力推进生产辅助专业化,最大限度地变劳动关系为劳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用工成本高、养人包袱重的问题。集团总部机关15万平方米办公区、生活区的绿化和保洁工作,通过引入社会专业机构仅花费90万元,相当于以9名正式职工的费用完成了过去50多人的工作量。
在设备维修、井筒装备、工作面安撤等生产辅助业务方面,该集团引入外部专业力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费用支出。杨家村煤矿将大采高工作面安撤任务,全部交由专业公司承担,安撤面时间由过去的45天减为15天,每次可节约费用100多万元。 该集团确定了“轻用工”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到“十二五”末煤炭产能达到4000万吨时,仍使在册职工总数维持在目前2万人左右的水平,做到增量不增人,坚决不再走“用人多、包袱重”的老路。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该集团坚持源头抓起,加强过程控制,正确处理高标建设与合理投资的关系。他们先后对3个在建项目的设计和投资进行了再优化,共审减投资14.3亿元。依靠全方位加强投资和用工管理,淄矿的新矿井从一开始就具备了“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优良基因。
在新矿井建设上,淄矿坚定不移地提出了“人均万吨”的效率标准,全面推行采掘机械化、装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运营市场化、辅助专业化、后勤社会化“六化”模式,着力打造轻型大矿、智慧矿山和高效企业。即将投产的巴彦高勒矿井,探索应用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无人值守开采装备,千万吨矿井定员仅为833人。年产500万吨的杨家村矿井,定员500人的目标也正在逐步实现。
“我们紧紧把握内涵提升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走稳健经营、完善‘121’新型产业体系、用人少效率高、经营市场化和改革创新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建立起轻资产、精用工、市场化、均量高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新模式。”张寿利介绍。通过内涵发展,淄矿2014年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转折。一是省外煤炭产能首次超过首内。二是非煤实体产业收入首次超过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