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钢贸大王”肖家守旗下近10亿资产被查封冻结。随后,另一个钢贸大佬周华瑞遭多家银行的诉讼,涉事案件多达十余起。
几年之前,在房地产市场繁荣之际,钢材预期被市场大肆炒作,在“联贷联保”的融资模式下,钢贸业被资本裹挟急速膨胀,曾经繁极一时。
而今,钢贸行业不良贷款集中爆发,相互担保融资的钢贸企业们,遭遇了“火烧连营”般的系统性危机。
这一危机,甚至已开始向上游的大型钢厂蔓延。
“大王”与“大哥”陷诉讼泥潭
“钢贸大王”肖家守与“带头大哥”周华瑞的巨额资产相继被查封,沉寂许久的钢贸圈借贷黑洞再度被引爆。
上海地区的钢贸巨头今年的春节过得不好。
2月7日,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上市公司新日恒力公告称,因金融借款被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起诉,公司实际控制人、上海松江钢材城董事长肖家守名下4.6亿资产被法院查封;此外,肖旗下投资公司上海新日所持有的新日恒力8000万股遭法院轮候冻结,冻结期为两年。
新日恒力当日股价重挫8.13%。
2月10日,平安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上海分行对肖家守的数起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开庭。因肖本人拒绝出庭,法院方面表示将做开庭公告传送,如再次缺席,则做缺席审判。
肖家守,现年45岁,福建周宁县人。肖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钢贸行业,在长三角地区拥有两个规模巨大的钢材交易市场,其下资产涉足金融、地产开发,是沪上地区经营钢材生意的领军人物,被圈内称为“钢贸大王”。
肖家守的困境,源于近年来钢贸圈的融资黑洞。
2008年后,通过盘根错节的金融借贷、担保与反担保,沪上地区的钢贸行业获得了大量融资。此后钢价暴跌,大批钢贸商陷入巨亏,无力偿还到期的银行借款,因提供了“担保”,肖家守旗下多个公司被诉连带赔偿。
与肖家守情形相似,上海地区另一钢贸大佬也陷入了“连带赔偿”的困境。素有上海钢贸圈“带头大哥”、上海钢市第一人之称的上海钢协会长、上海周宁商会会长周华瑞被多家银行起诉。
上海法院网的信息显示,从今年3月起到6月,周华瑞将遭遇民生银行、光大银行、邮储银行和兴业银行在上海不同区域的支行起诉,诉讼案件多达22起。
钢贸商“联贷联保”融资崩盘
在业内看来,从繁极一时到现如今全行业坍塌,导致钢贸企业出现大规模资金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联贷联保的特有融资模式。
由于四通八达的交通,水陆齐佳的地理位置,长三角地区一直拥有国内最大的钢材交易市场。
2008年以后,沪上地区的钢贸行业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随着4万亿投资盛宴的开启,钢价水涨船高,市场开始大肆炒作钢材。
“那时候,一吨螺纹钢利润就在1000元左右,堪称暴利。”王立,曾在上海当地从事钢贸生意。据他介绍,由于潜在的需求预期,钢贸企业开始一窝蜂大肆囤积钢材。而在另一边,钢贸圈本身资金密集,流动现金规模大,融资成本高的特点也吸引了银行的关注。
为了确保借款安全可靠,一种名为“联贷联保”的融资模式在银行和钢贸商之间应运而生。通过将3-5个钢贸企业结成小组,联合向银行提出授信,每个企业均对贷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以降低贷款风险。
火爆的行情,加上“安全可靠”的融资模式,让钢贸企业受到了银行的青睐,整个行业源源不断地从银行吸取资金。
但事情的走向却和预想产生了偏差。从银行贷出来的资金未停留在钢贸行业本身,更多流向了在当时疯涨的楼市甚至股市。
“那时七八个人就能成立个钢贸公司,大家凑份子钱办个担保公司,相互之间形成复杂的担保关系,再用担保公司和钢材市场重复质押的库存吸引银行贷款,借到的钱大多投到房地产里。”王立回忆。
一时间,被资本包裹的钢贸行业迅速膨胀,资金雪球越滚越大。
危局在2011年底开始显现,无锡一洲集团老板骗贷后跑路,旗下公司宣告破产,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掀开了钢贸黑洞的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加上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价大幅“跳水”,投入到楼市股市里的资金难以抽回,大批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
发现钢贸资金黑洞越来越难以填补,银行开始恐慌,一度做得风生水起的钢贸融资业务突然急刹车。随着资金流动性的骤然收紧,钢贸企业大批倒闭,还不上款的钢贸老板开始“人间蒸发”,破产跑路的戏码屡现。
据统计,截至2013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地区各级法院开庭审理的钢贸商金融借款案件就超过600起,曾经繁极一时的钢贸生意逐步走向崩盘的边缘。
冲动过后,银行变脸
在钢贸圈资金系统性崩盘之后,处于恐慌状态的银行加大了对钢贸企业回抽资金的力度。
“除去钢贸企业本身乱象之外,银行在贷款审核上的投机和风险控制意识的薄弱,是造成钢贸危机的另一大主因。”刘琦说。这位某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部经理,接触过上海地区钢材交易市场、贸易商以及各银行负责信贷的内部人士,深谙“联贷联保”这种融资模式的风险。
“投机心理、融资模式的设计缺陷,以及下游支行追求业绩考核的冲动,是造成现在这种积重难返局面的原因。”刘琦说。
对于屡遭外界诟病的“联贷联保”模式,刘琦认为这种融资模式本身没问题,但产品嫁接到钢贸圈里,忽略了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隐患。
“这就像是连环计,把所有船连起来,便可乘风破浪变得稳固。但连环计最怕火攻,一旦所有小船都烧起来,整个就玉石俱焚,难以挽回。”刘琦认为,联贷联保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将同行业企业作为相互的担保者,当行业遭遇系统性全盘的危机,所有企业自然难逃厄运。
此外,由于融资产品设计属于银行高层,和下级做信贷部门脱节,职能的不对称让下属的支行只管做业绩,大肆放贷,提高绩效,收录保证金,“反正产品不是支行做的,不用负责任”。刘琦介绍。
据媒体报道,目前上海地区涉及钢贸业务的贷款金额已经接近1500亿元。“这个数字还相对保守,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多。”刘琦表示。
事实上,在2012年钢贸企业贷款逾期集中爆发之后,去年一整年,多家银行都在进行不良贷款的清理,调查贷款企业资产,加快起诉和催债。据业内估算,在目前上海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有超过9成是来自钢贸融资。
“很多银行现在都将尚未到期的钢贸贷款归入不良贷款一类中,以提足拨备。从两年前起,我们行内就已经再没有新增的钢贸贷款了。”2月14日,交通银行一位从事对公业务的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冲击波波及大型钢厂
钢贸行业的大洗牌在所难免,产业上游的钢材交易市场和大型钢厂将受到牵连。
在银行业受到钢贸融资波及之外,产业上游的钢材交易市场和钢铁企业也被牵连。
“过 去一两年还都是小的钢贸企业被起诉和倒闭,现在这种在上海地区较大影响力的钢贸企业也出现危机,说明行业的危局仍在不断蔓延。”卓创咨询钢铁分析师刘新伟 则认为,目前沪上钢贸危机已经由过去的小型企业转移到行业龙头企业,在钢贸圈借款危机发酵近两年之后,很可能在今年迎来集中爆发的顶点。
在他看来,钢贸企业集体出局之后,上游的钢材交易市场将直接遭受重创,“过去一年多来,长三角地区的多个钢材交易市场相继发生人员出逃、资产被查封,甚至经营者自杀事件,目前的交易市场,说十个里面九个倒掉都不为过。”
与此同时,因为与钢贸企业牵连过多,不少大型钢厂也被卷入借款诉讼的风波之中。
去年7月到10月,山东钢铁因为之前为钢贸企业做贷款担保,被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发起了近20起关联诉讼,涉案金额近10亿元。
随着钢贸商倒台,未来可能将有更多的大型钢厂卷入风波。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下游钢贸业承销、经销的行业蓄水池功效,上游钢厂缺乏销售渠道,在行业大势不好的背景下,钢铁企业的经营将变得异常困难。”刘新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