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能继续大幅提升
201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提高到了30.9%,比2012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到了总发电量的21.6%,比2012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电力行业绿色化结构调整加快,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将进一步上升。不论是水力发电、风力发电还是光伏发电,发电结构正在不断“绿化”。这种趋势在2014年将会更加明显。根据国家能源局的预测,2014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会达到32.7%.
在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提高的同时,传统的火电比例将会继续下降。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国十条》,国家将严格控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电项目,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厂,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此外,2013年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447万千瓦,2014年将会继续关停200万千瓦。
电力形态调整速度加快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加快,主要体现在电力形态调整的速度、电力行业和电力用户的互联互动以及电力行业新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加快。
电力行业形态调整加快是随着能源电力科技的革命,围绕着绿色化与转化效率提高双重主线出现的,主要表现为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2014年,无论是新增容量还是总容量,集中式发电比重依然占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小型化、分布式、智能化的发电或能源系统形态和新用户也会不断出现,这一趋势会随着非化石能源发电尤其是光伏发电装机比重的提高而更加明显。
在分布式发电中,除了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外,还应高度关注和鼓励发展基于天然气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未来还应有序发展大型燃气调峰电站来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宜大规模发展大型化纯发电燃气电站。
电力行业与用户的互联互动将会进一步加深,电力用户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将进一步得到体现和保障,这将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实现。从中长期来看,电力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将加快,将从过去的单向流动,即从发电侧、电网到用户的流动,变成这些环节间双向、多向的流动。
全社会用电量增幅趋稳
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14亿千瓦时,增长0.7%;第二产业用电量39143亿千瓦时,增长7.0%;第三产业用电量6273亿千瓦时,增长10.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93亿千瓦时,增长9.2%.
2013年夏季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极端高温天气,大大刺激了全社会用电总量的增长,这一影响因素在2014年并不一定会出现。影响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因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即经济增速趋稳;二是节能减排压力,为了落实《大气国十条》,治理大气雾霾,一些高耗能产业将陆续关停,电能替代进程加快。同时,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这一意见将在2014年逐步落实。这些因素将共同作用,影响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在7%左右。从用电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用电总量变化幅度不大,工业用电量的增幅预计将会在5%~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