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环渤海指数今年以来连续第十次下跌。而在上一季度,这一指数一路攀升,一度被外界解读为煤炭市场已经企稳回升。
作为煤炭市场风向标式的指标,港动力煤价格指数的走势,也是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重要缩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3月18日发布的周报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全国综合指数)持续下跌,3月14日跌至155.9,比上期下跌0.5个基点。
当前的持续下挫,是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真实写照,也进一步表明煤炭产业仍然没有找到解决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好办法,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供求关系仍未发生明显改变。
从供给端看,受上年四季度煤炭价格出现明显反弹的影响,一些企业不顾市场需求依然疲软、煤炭销量并未回升的现实,继续保持相对较快的生产节奏,导致市场供给继续增加。另外,进口煤也在持续增加。今年1月份,进口煤量达到3591万吨,刷新进口煤单月进口量的新高;前两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587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88万吨,增长9%。
从市场需求看,需求疲软、销售乏力仍然是当前煤炭市场的主要特征。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放缓了1.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耗煤大户钢铁行业的钢材日均产量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9.3个百分点,水泥行业日均产量同比增速也比上年同期放缓了8.4个百分点。也就说,在下游行业的生产没有出现明显回升的背景下,“市场回暖”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看法罢了。
煤炭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格局,最终带来了的逐步攀升,也带来了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截止到3月13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705万吨,比2013年12月底增加了2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价格的“十连跌”,与煤炭企业近期开展的降价促销活动也有一定关系。进入3月份以来,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开始大规模降价促销,导致其他中小煤炭生产、发运和贸易企业纷纷跟进,相应采取了优惠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走势形成了下拉压力。但问题是,市场对煤企的降价举措并不“买账”,买煤存煤的积极性并未见明显回升。煤企降价促销的做法,只能让企业的盈利状况继续恶化。
从后市看,煤炭价格走势并未走出下行通道,保持低位运行的可能性极大。一方面,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的总体要求下,各地区的煤炭消费量短期难以出现明显回升,京津冀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甚至要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电力、钢材、水泥等下游产品需求呈疲软态势。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煤炭消费将越来越多地被替代,煤炭消费的绝对量估计很难有新的突破。换言之,国内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空间可能会越来越窄。
考虑到煤炭价格已处低位,与进口煤价格的价差进一步缩小,这或许能给煤炭价格的企稳提供一定支撑。
短期来看,煤炭企业还须“随行就市”,一方面,根据市场行情适当调整销售价格,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合理安排生产的节奏。而从长期来看,煤炭企业要在产业寒冬中有所作为,关键还是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尽快找到一条煤炭清洁利用的路径,给过快释放的产能寻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