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电力公司工会力推企业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其效应已经显现。截至目前,2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职工创新项目1500余项,申报专利80余项,创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
2011年9月15日,天津城西供电分公司电缆工区以全国劳动模范李宝年的名字命名的“李宝年创新工作室”揭牌。这是天津市第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之后,天津电力公司相继成立以员工张黎明、冯世运、孙伯伟等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中,天津电力公司注重选择既有奉献精神又善于钻研技术的新型劳模代表。公司工会还制定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评价标准,按创新需求标准指导基层、按基层创建实际解决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推进工作室创建活动。
该公司重点从标志标识、场所配置、基本制度、资金渠道、基础台账、评价标准等方面,统一工作要求,规范管理流程,完善评价标准,健全激励机制。去年,该公司又制定下发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和《员工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实施细则》,强化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目前,该公司21家基层单位全部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已发展到1000多人,实现公司层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全面覆盖,为公司员工搭建起了覆盖各专业、贯穿各层级的技术创新舞台和成长成才平台。各个创新工作室都将创新工作与岗位相结合,使生产现场的需求和创新成果有效衔接,解决了技术、管理、服务和技能等领域遇到的诸多难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该公司通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使劳模从“亮点”到“亮片”,形成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造就一代”的工作模式。以检修公司吴庄变电站站长、高级技师孙伯伟命名的“孙伯伟创新工作室”,共立技术创新项目87项,创效67.07万元;以城东供电的劳模冯世运命名的“冯世运创新工作室”,共取得技术创新成果32项,既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