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管理重心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要求管理人员坚持重心下移,深入现场,协调指挥安全工作;业务部门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施工单位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标准作业,规范工序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二是监管的重点由表面向现场转移。把安全质量的重心放在现场和班组,不断强化现场监管,盯住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从源头上把好设计关、从作业过程中把好施工关、从检查中把好验收关;加大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监控力度,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消除事故隐患;突出重点、找准难点,将质量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面提升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三是工作从安排型向自觉行动转移。抓好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思想认识,规范作业行为;严格工资分配,区别员工“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之间的待遇,促使员工由“别人要我干”向“我自己要干”转变,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从被动执行转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四是考核由静态向动态转变。严格质量标准化管控、考核和复查工作;把提高工程质量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努力改善员工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责任,严格对所管辖区域实行责任挂牌,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常态化,真正实现动态达标。
五是整治由基层承包向专业组分担转变。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把工作重点放在现场,放在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和薄弱环节上,为基层区队搞好标准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专业组、包保组成员经常深入现场,协助基层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化考核结果与专业组、包保组成员、基层单位负责人直接挂钩,共同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项基础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