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煤企“转型升级”关键要强体魄

煤企“转型升级”关键要强体魄

 近两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遭遇挑战,“转型升级”早已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词汇之一。就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由于煤炭需求增长乏力,煤炭产能不断释放,煤炭销售遭遇挑战,企业经营业绩不断下滑,许多也喊出了“转型升级”的口号。但是,对于煤炭企业应该如何“转型升级”,大家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认为煤炭企业转型升级要加大落后煤炭产能淘汰力度,提高煤炭行业整体水平;一种是认为煤炭企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整体附加值,走以煤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其实,无论是加大落后煤炭产能淘汰力度,还是延伸煤炭产业链,这都是近年来煤炭行业和企业一直在做的事情。2008年以来,各煤炭主产省区纷纷加大煤炭力度,大量小煤矿被淘汰出局,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行业地位不断提升。2012年,全国煤炭企业50强达到26.8亿吨,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比重上升至73.5%,较2008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不出意外的话,2013年这一比重将继续上升至75%以上。另外,煤炭企业的多元化之路早就开始了,过去几年,由于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能力较强,各大煤企的非煤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国有大型煤炭集团非煤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甚至已经超过80%,煤炭业务都已经由主业沦为“副业”。

  毫无疑问,煤炭企业想要走出目前困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但是,如果继续依靠关停整合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煤炭企业能够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吗?过去几年,大量小煤矿被关停整合,大型煤炭集团行业地位显著提高,各大煤炭集团非煤业务也快速发展,但在煤炭市场回归理性之后,多数煤炭企业不仍然遭遇了巨大挑战吗?部分煤企不仍然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吗?

  继续关停整合小煤矿,淘汰落后煤炭产能,有助于提升整个煤炭行业的产业水平,也有助于缓解短期内煤炭产能过剩局面,让留下来的各大煤企经营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这些积极影响大多都是暂时的,如果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无法进行升级,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根本转变,多数煤企迟早会再度陷入困境。因此,继续通过行政手段关停小煤矿,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只能缓解煤企当前的生存困境,远远谈不上“转型升级”,甚至可能会因为市场情况的短暂好转而阻碍了企业真正的“转型升级”。

  如果煤企能够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加大集团内煤炭消费和转化力度,无疑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提高产品综合附加值,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式之一。但是,对于多数煤炭企业来说,延伸产业链谈何容易。首先是要从战略上选择下游产业和产品方向,但目前多数基础能源原材料普遍存在产能过剩,产品路线的选择是第一难题;其次是技术问题,即便找到一个有前景的产品方向,许多企业可能又缺乏技术积累;最后资金可能也是问题,现在煤炭行业盈利能力下滑,自身造血功能下降,同时由于煤炭行业风险加大,银行放贷也开始愈加谨慎,煤炭企业筹资能力大幅下降。因此,在煤炭行业遭遇危机时,鼓励煤企加快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其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炭行业陷入困境的同时,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为煤炭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环境。其中,201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提出坚决遏制无序增长、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加强煤炭进出口环节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营造煤炭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和措施。

  政府在努力为煤炭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环境,但煤炭企业想要从根本上走出困境,还需要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型升级”。

  首先,煤炭企业要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即便2012年以来煤价经历了2年多的震荡下跌,但与其他基础原材料价格相比,目前煤价仍不算低。在煤价不算低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目前之所以濒临亏损,甚至已经陷入亏损,与煤炭企业粗放的经营管理不无关系。以下一组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各大煤炭集团低下的经营管理,2013年中国内地入围《财富》500强的大型煤炭集团达到11家,11家企业2012年资产总额合计3838.056亿美元,营业收入合计3444.189亿美元,利润合计71.535亿美元,11家煤炭企业集团平均利润率仅为2.08%,平均资产收益率只有1.86%。我国煤炭行业是国有企业占主导,而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本来就是国有企业的通病之一。特别是在前几年煤炭行情一路看涨的背景下,部分煤炭企业快速扩张,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与此同时,相关管理却没有及时跟上,人等事做的岗位不在少数。煤炭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要转变和升级企业内部管理,层层落实责任,让每一个岗位都能创造效益,切切实施提高企业效率,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其次,煤炭企业要在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方面进行“转型升级”。过去多年,得益于煤炭市场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各级政策着力推动资源整合和企业,一批煤炭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但纵观这些煤炭企业,营业收入上去了,但多数企业营业利润却微乎其微,很多企业甚至亏损,这与煤炭企业往往给人留下的“不差钱”印象差别巨大。观察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结构,不难看出,这些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物流贸易增长带动的,而物流贸易业务带来的利润与煤炭业务相比,却少的可怜。物流贸易无疑能为煤炭业务的发展提供一定支撑,但如果企业把过多的人、财、物资源投入在物流贸易上,却不能带来合理利润,甚至是在亏本经营,这种发展方式无疑是粗放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煤炭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要放弃过去只顾做大的传统思维,必须要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剥离部分低效和无效产业,将更多的人、财、物资源投入到煤炭核心业务上去,真正投入到煤炭产业链的延伸上去,投入到能带来长期效益的地方,实现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再次,煤炭企业要在创新发展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果企业能够时刻坚持创新,必然会具备更多发展活力和动力。比如企业要切实加强技术创新,许多煤炭业人士都认为煤化工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煤化工不仅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目前许多煤化工产品尚面临着资源、技术、环保、市场等多方面约束。企业未来想要在煤化工领域获得大发展,必须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来提升技术、降低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终开拓市场。比如企业要加强市场营销创新,在市场煤价下跌时,部分企业坚持不降价,但在煤价上涨时,为了短期利益,他们又希望跟随市场不断提高价格,结果是增加了销售难度,丧失了客户,影响了企业长远利益。如果企业能够加强营销创新,在煤价下降时适当主动调低价格,在煤价上涨时适当减少煤价上涨幅度,并抓住时机和客户达成良好战略关系,虽然短期利益受到一定影响,但无疑有助于企业实现平稳经营和持续发展。再比如企业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体制机制的改变来激发企业员工活力等等。企业创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反过来创新又能够很好的推动企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

  总而言之,煤炭企业想要摆脱困境,不能过多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而是要从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人民币动力煤掉期上半年将上线

上一篇:钢企经营模式改革对钢贸商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