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些部门煤炭需求增加,皮博迪描绘的全球煤炭行业仍是一幅相当暗淡的画面。皮博迪CEO Gregory Boyc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持续的供应过剩已导致海运煤炭价格下滑。2季度冶金煤基准价较1季度下跌23美元/吨;纽卡斯尔优质动力煤年度基准定价下跌至81.80美元/吨,而去年为85美元/吨。虽然价格低迷,仍存在一些需求亮点。Boyce说:“预计近期内中国的一些刺激举措和有限的供应增量将在今年后期改善市场基本面,或持续至2015年。”
亚洲煤炭消费大国:中国、印度和日本
中国宣布了一项投资175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来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推出计划到2020年每年将使1500-2000万人进入城市。该国还计划关闭1700多座小型煤矿,2014年产能将近1.2亿吨,以淘汰低效低质生产。增长的国内劳动力资本,安全及铁路成本等继续推动进口水平强劲,截止今年3月中国煤炭进口总量增至8400万吨,增幅5%。
同期,印度的煤炭发电上涨9%。2014年前三个月动力煤进口量下滑而冶金煤进口走高,因此总进口量保持平稳。预计国内生产不足,货币升值和不断增长的需求等因素将使2014年煤炭进口量创记录。
随着发电和钢铁生产增加,到2月日本的煤炭进口增长11%。前三个月煤炭发电已上升12%。Fukoshima灾害后日本关闭其核产能而重返以煤炭为燃料发展经济的时代。未来十年电力事业计划增加燃煤发电能力。
欧洲:乌克兰危机证实了煤炭的价值意义
皮博迪在一份声明中说:“为应对天然气价格上涨,乌克兰能源部长呼吁增加煤炭的使用。煤在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再次突显。”波兰首相Donald Tusk认为国家煤炭资源应成为欧洲防御新兴侵略性俄罗斯的基石。欧亚集团分析师Mujtaba Rahman告诉路透社:“在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的背景下,主要目的是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而气候变化绝对位居其二。”
平衡供应与需求
随着在高价环境中启动项目的结束和工业投资的急剧减少,皮博迪预计2014年海运冶金煤供应增长情况将适度。截止3月美国冶金煤出口减少约12%;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计澳大利亚出口增量也在放慢。中期来看,中国和印度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将促使海运冶金煤需求在2013-2016年间增加10-15%。该公司还指出,受经济条件提升的支撑,1季度欧洲钢铁需求增长了7%。预计2014年海运动力煤需求将增长2000-3000万吨。公司预估在未来三年新增燃煤发电约250GW,全球新增煤炭需求7亿吨。这将额外需要7.5亿吨动力煤产能利用。Boyce总结道:“长远来看,全球城市化趋势将继续推动煤炭需求增长,而海运煤炭供应量可能会受到延缓的投资和高成本曲线下煤炭生产减少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