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网

我的煤炭网>新闻>国内资讯>海内外专家谏言亚洲 经济增长需包容性发展

海内外专家谏言亚洲 经济增长需包容性发展

 在5月24日举行的上海论坛2014年年会上,与会专家聚焦亚洲经济增长,谏言需要更包容的发展。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表示,亚洲实现和平合作和发展,不仅需要构建合作体系,而且需要构建共同的价值,需要有效的行动议程,在全球治理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表达,交流和理解。

  韩国前总理韩升洙也在该论坛上表示,世界正处于深刻的变化调整之中,全球化势不可当,随着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现在亚洲国家应重新思考如何从全球化当中受益,如何更好地在世界经济的快速调整中推进全球化进程做出新的表率和贡献。

  为此,韩升洙建议,亚洲国家要考虑加强多边合作,以便拓展地区间的自由贸易,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推动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此同时,各国还应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多边的智力架构,以便能够应对气候变化、水、能源等跨国界问题。

  韩升洙表示,亚洲经济正迎来快速增长,2010年亚洲GDP占世界GDP总值的29%,预计这样一个比例到2020年将增长到39%,2040年将增长到占全球GDP的51%。而据预测,中国将会在2040年占世界GDP的23%,印度占16%。

  他认为,保持这样一种快速的增长只有在找到全亚洲增长新动力的时候才能够实现。可喜的是,东北亚地区正快速崛起,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关键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的一端。其中,中国现在成为了世界第二大重要的经济体,日本是第三大经济体,韩国是世界第14大经济体,这三个国家总的GDP目前已占到全球GDP的21.1%。

  一方面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亚洲国家也面临包括环境等方面的各种挑战。韩升洙在上述论坛中表示,亚洲国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其中,中国的排放量最大,2011年达到了87.15亿吨,印度排名第四,日本排名第五,韩国排名第八。为此,韩升洙呼吁,亚洲国家需要走清洁和包容性增长之路,即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能源等方面因素,走绿色、洁净的增长之路。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认为,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包括IMF、联合国等都对亚洲的增长非常看好,他们的预测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可以达到5%,而今年或者明年对于新兴的亚洲地区增长可以达到7%。

  不过,随着中印等亚洲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现在出现了一种声音,对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速和发展表现出了怀疑。沙祖康则认为,他并不怀疑中国和亚洲经济的表现,只要亚洲地区的国家能够实现成功转型,并且积极地推动可持续性发展,21世纪其实仍会是一个亚洲的世纪。原因是,欧美等经济体已经出现了经济复苏迹象,将推动亚洲和中国与之贸易的恢复。其次,亚洲经济体非常具有韧性,这些地区的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以便能解决结构性问题。

  不过,沙祖康也认为,亚洲经济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表现在:制造业的升级、可持续性增长、环境的挑战以及收入分配不均等等。应对这些挑战,亚洲国家需要强调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而包容性增长不仅是解决贫困问题,还应解决包括机会、代际等各种平等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当体则给出了亚洲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结束,开始波动和贬值。房价增长开始放缓。这可能导致抛售房产的风波,为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他指出,亚洲的问题在于“追赶”,急于发展经济、忽略社会转型。亚洲具有传统文化、近代政府及现代技术等特点。

  他建议,需要有政策行动,其中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生产率而不是结构调整,因为结构是刚性的并受到禀赋的约束。此外,需要有社会行动,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文明转型,以及取消产业政策、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主导。而以自贸区为突破口的贸易自由化、降低准入门槛的投资自由化,以及防止货币贬值竞争的区域货币合作等。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Adam Posen则针对中国经济发表看法,他指出,没有任何证据指向中国目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目前仍然有大批农村地区等待发展,也还有数亿农民工没得到户口,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还远远没有结束,收入差距也仍旧悬殊。因此,不仅要关注全球各大地区间的整合,还要考虑中国内部的整合,一些好的机会可能逐步从东部转移到西部。

  剑桥大学减缓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能源和气候政策主席Michael Grubb则从能源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亚洲国家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是接下来所遇到的结构性调整和系统性调整的步速以及方向把握的问题。Michael Grubb详细解释了能源以及相关的环境方面的影响对亚洲发展的挑战。他认为,过去40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石油需求基本上影响到了全世界,能源市场的波动非常大,而且很难预测,今后能源市场,尤其是国际燃油市场将可能一直保持波动大的特点。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以及网友自行发布,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下一篇:2014年煤炭大省政策频出无关“救市”

上一篇:哥伦比亚预计其今年煤炭产量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