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某地区一季度,少了两天雾霾,便有用新闻报道宣扬“xxx地 区治理雾霾初具成效,一季度雾霾减少两天”。绩效是需要宣扬的,无可厚非。但雾霾形势依然严峻,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伦敦当年被封为雾都,并不是一 年两年造成,治理雾霾换来蓝天白云更是花费了数十年之功。单单减少两日,或许是由于自然原因减少都不可得知,而在报头大势宣扬,是为了抚慰民众,还是为了 向领导邀功,其背后的心态,相对于脚踏实地植树防沙的工人是不利于治霾真正执行落实的。
总是要扼杀住此类心态的。碰巧,有人站出来表态。日前,针对于《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做出了解读,从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督促执行。在法律方面,今明两年要制定100项左右的节能标准,制修订一批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行业作为污染排放的首当其冲,排放标准的制定,要求更为严格,将会把一批不合规范的企业限制在门外,要么整改合规,要么在环保资金等压力之下出局。
其次经济方面,当前要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研究扩大基于能耗、环保标准的非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实施范围。为了严格惩罚不合规的排污企业,去年工信部官员已表示,将通过差别电价,信贷限制等制约其发展空间,逐步淘汰出市场。
再次在行政手段方面,要强化目标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必要时请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省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问责。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被约谈”意味着什么,就官员被约谈,对仕途有一定影响。把“环保考核”作为政绩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从近期动态来看,各地区也都逐渐加大了对于环保的投入与实施力度。
钢铁行业,作为污染首当其冲的一员,在这些措施执行后将受到更大削减。以往白天停产,晚上偷偷开工;或者有环保设备,但为了节约存本,并不开启。以及那些黑产能乱排放等等现象,将尽最大可能会被杜绝。在全新的考核体系之下,也不怕地方包庇,或者只顾眼前的GDP,而不注重经济质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一部分负债累累的中小企业来说,或失去地方的保护伞,加剧其兼并重组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