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Luke Hurst的一项研究表明,由BHP引领的指数定价旨在取代现货市场定价基准体系,这相当于价格上调了7.1%,并为澳大利亚出口商带来了71亿美金的额外收入,此项研究是针对从2010年4月定价系统被提出时,一直到2011年12月。
通过将货运成本转移到生产商,这使澳大利亚出口商们重新获得成本优势来控制巴西,这是由于他们更靠近中国市场的地理位置。
Hurst先生说:“由于转换至现货市场机制,澳大利亚出口商们从出口到中国的同品质铁矿石中,比巴西出口商多获利平均$13.29美金/吨”。
Hurst先生提到,从中国进口商转移到澳大利亚出口商的收入“相当惊人”,尤其是在2013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平均一个月不到$6000万美金的状况下。
由日本人在20世纪60年代确立的基准定价体系,假定了进口商负责所有的运输成本,这是因为他们拥有船只。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出口商同样都以FOB结算,尽管澳大利亚据亚洲的距离不足巴西到亚洲的三分之一。
澳大利亚和巴西之间的运费差价从2002年每吨2.78 澳币增涨到2007年底57.91澳币的高峰,而航运业未能跟上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步伐。
2004年,BHP提议与进口钢厂折中成交,每项交易使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商的利润增添$54亿澳币,并一直持续到2008年方案通过。
基准定价体系的最终瓦解反映了中国国有钢铁生产商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为使整个行业成为企业联合的努力,宣告失败。中国的钢铁行业过于分散,约有660家钢厂,其中最大的五家仅仅占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Hurst先生说,基准体系只有在买卖双方具有长期合作远比发掘短期谈判能力的优势更为重要这一共识下适用。
在新的定价体系下,价格是基于现货市场上,没有讨价还价。此价格是由各组织机构,包括普氏,金属通报和钢铁指数按贸易按天编辑记录的。Hurst先生说:“由于出口商承担运输成本,与之前基准系统中由进口商承担完全不同,得益于澳大利亚在地理上相对较为接近中国而产生的所有准利润都落入澳大利亚出口商手里”。